人工智能、5G、自动驾驶、芯片、半导体……随着中美贸易战的加剧,大国之争的主要战场落在了科技之争。
“谁掌握了代表未来的科技,谁就拿到了赢得竞争的钥匙。”近日,青松基金合伙人、青松智慧基金管理合伙人成妙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
谈及科创环境,成妙绮表示,无论是科创板的设立,还是对进口替代的鼓励,国家引导政策对高科技的倾斜,已点燃中国科技创投的星星之火。
谈及科技投资,成妙绮表示,青松基金一直坚持“万小时行研”选赛道、“以终为始”做投资,力求以资本力量,参与到中国科创发展的正循环中。
万小时行研选赛道,以终为始做投资
问:青松基金近两年来非常专注于科技领域的投资,甚至还设立了一支科技专项基金“青松智慧基金”。但科技领域其实非常广泛,你们如何选择投资的赛道?
成妙绮:的确,科技领域非常宽泛,而随着热点的转移,投资机会总是一波又一波出现。青松作为一家头部的投资机构,要想保持自己的活力和竞争力,首先,要坚持“万小时行研”,我们就是经过一万个小时的行业研究后,选定专注于科技方向投资。
其次,要坚持“以终为始”看投资,用面向未来的眼光,判断未来的趋势和格局,以Top-Down的方式去选择我们要专注的大方向。
再者,要把大方向拆成细分赛道,每个投资人集中精力只关注1—1.5个方向,通过“压强原则”实现在该细分领域上的快速突破,在较短时间内成为行业专家。在这细分赛道上,我们大概每半年还会有一个复盘,根据我们的投资经验、最近半年的市场动态、以及趋势预判,来进战略和赛道上的调整。
问:青松基金看早科技的优势是什么?
成妙绮:首先,青松基金是一家具有科技基因的投资机构。成立以来,青松基金投资的所有项目中,70%都是以数据驱动的创新型公司。其次,我们的创始合伙人刘晓松是理工出身,他在清华大学读博期间就是研究神经元在计算机领域的应用;我本人也是清华本硕毕业,专注科技领域投资15年。
其次是上面提到的,青松非常重视行业研究和持续学习。我们专注的不少科技赛道,其门槛非常高,学习成本也很高,为了匹配我们的投资方向,我们需要建立一支非常愿意学习、善于学习的一个优秀投资队伍。
认知决定行动,无论是对新兴机会的敏感度,还是躲避投资大坑的能力,其实都是由你对行业理解的深度和广度所决定的。我们会通过行研与学习提前嗅到创投机会,并主动去寻找这一方向里最优秀的企业,主动去选择投资。
目前,青松智慧基金投资的优秀项目包括:博升光电、医准智能、瑞云冷链、信用生活、地芯科技、驭能科技、栖盟科技等等,投资命中率还是蛮高的,其中有的项目一年内估值增加了3倍,不少项目已完成了后续融资,从项目的发展周期来看还是非常良性的。
中美技术落差中,藏着巨大创投机会
问:请具体谈谈青松基金选了哪些细分赛道?
成妙绮:2017年起,我们花了挺多精力在AI+行业这个赛道上,比如AI与自动出行、医疗的结合,也投资了如飞步科技、医准智能、智药科技等项目。到今天来看,我们仍然觉得这个赛道未来能够跑出体型巨大、真正对整个中国的科技和经济影响巨大的公司。
但逐渐地,我们从数据上发现整个AI赛道的创业热度、投资活跃度都有下降,最直接的体现是优质的早期项目数量明显变少,可投资的细分赛道越来愈难找,所以我们就知道必须要开辟新的方向了。通过行研,青松智慧基金2019年底增加了Fintech也即金融科技赛道,到今年上半年,我们已经投资了两个优秀项目——信用生活和栖盟科技。
当我们选择开辟一个新赛道时,需要考量该赛道是否可以在未来5—10年持续地去布局投资,能够系统地梳理出一系列的投资机会。Fintech是完全符合这两个考量的,比如支付宝、美团金融、京东金融就是很好的例子。就我们近期投资的两个项目来看,也都是属于有机会成长为独角兽的优秀企业。
今年年中,青松智慧基金又新增了新材料赛道。因为投资要以终为始,我们要看着终点(退出)找起点。你要看退出的话,最好的风向标肯定是科创板,具体来说,就是科创板的六大前沿方向。
科创板最大的方向是下一代信息技术,我们一直在持续关注,也是未来会持续投入的赛道。如果从上市项目数量来看,生物医药也很重要,它是未来可以持续投资至少50—100年的大赛道,也是对国民经济和人类健康影响特别大的赛道。只是,进入生物医药赛道需要比较高的行业认知,我们正在组建专业投资团队,晚一点再去做投入。
在这六大方向里面,我们首先选择了新材料赛道。新材料很有意思,它有点像工业里的“大米”,即原材料,假如没有原材料,整个工业要想获得长足的进步是很难的。
同时,中国目前新材料赛道的特点是大而不强,国家引导政策是希望到2025年,我们关键的战略材料里边要有85%的比例是能够自给自足的。但从现在来看,还存在巨大落差,这种落差就是我们投资和创业的机会。
问:您怎么看中国目前的芯片投资热?青松基金有布局吗?
成妙绮:首先,中国目前芯片的整体实力距离美国还是有很大差距;其次,中国每年还是有不少新的芯片公司跑出来,并发展得不错。
我们青松投了有两家芯片公司,一个是博升光电,一个是地芯科技。博声光电的创始人是VCSEL方面的国际级专家,拥有60多项国际专利。投资完后,公司的产品研发等各方面都进展非常顺利,18个月内估值增长接近3倍。地芯科技则是做集成式高性能可重构射频收发机芯片,它的技术壁垒非常高,目前全球仅ADI公司有商用的产品;投资后其估值也增长近3倍。
进口替代是重要的创业投资方向
问:国产科技企业崛起的背后,是国家对进口替代的鼓励,您怎么看待国产替代以及中美贸易战所带来的机会?
成妙绮:当前情况是,中国整体的经济体量已经是世界老二,很明显是要冲击老大的位置了。所以我觉得,中美贸易战会是一个未来持续至少10—15年的趋势,这种竞争趋势并不会因为美国谁上台、哪个党派执政而受到太多改变。
而贸易战的核心着力点会是科技,因为谁掌握了代表未来的科技,谁就拿到了赢得竞争的钥匙。从国家层面来看,既然重点落在科技之争,那么唯一的解决方案就是:在国内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从各方面、各维度去支撑中国高科技科研以及高科技企业的发展。
进口替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创业和投资的趋势。国内的大企业,过去会倾向于在全球范围内优选技术更领先、更成熟的供应商。但因为中美竞争,我们的企业受到了不公平待遇,有的甚至直接被“掐了脖子”。这些大企业被迫发生了180度大转变——他们关注的重点,从保证产品的质量变成了维持基本供应链的稳定与公司的生存。
所以,现在他们不仅要积极地寻找国内的供应商,对进口替代产品开绿灯;而且也愿意为培养优质的本土供应商去做大量的扶持工作。而这,就是国内新兴企业和投资的大机会。
问:关于进口替代,有的企业会更重视抢占市场,有的企业会更专注技术研发,您怎么看?
成妙绮:抛开进口替代这个概念,我觉得其实世界上的大道理是相通的。一个公司要想获得好的产品竞争力、好的市场效果,他一定是市场和技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唯技术论的团队,不管不顾一门心思只抓技术,但是没有考虑过技术的市场需求,这样的团队只适合去做基础研发,不适合在市场中竞争。
企业也要“以终为始”,根据市场的需求、结合公司的优劣势,去选择开发市场迫切需要的产品,实现市场跟技术的完美结合。只有这样的公司,才能够具备长期的生存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才能够在商业上取得比较好的结果。
问:从早期科技投资的角度,很多机构过去会围绕企业家做投资,现在更多围绕科学家做投资,您会怎么选择?
成妙绮:青松还是特别强调“以终为始”,我们理想中的企业一定是要市场和技术形成一个完美的结合。确实,科学家非常宝贵,但很多科学家适合做科研,适合做高难度的攻坚,但他未必是一个优秀的企业家。我们希望看到的高科技企业,它应该是一个企业家带领的科学家团队,只有两者完美的结合,才能够保证这个公司在科研的时候,市场的需求不会偏离主航向,这样的公司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活下来。
科创板虽褒贬不一,但意义重大
问:科创板大热,其中某些科技企业的成功,能被其他创业公司所复制吗?
成妙绮:每一个企业的成功都是很难复制的,它更多依赖当时的天时地利人和。但有一些趋势能稳定持续一段时间,比如说,我觉得未来5年,国家对二级市场、对高科技方向的支持是不会变的。
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问题,排除掉市盈率为负的企业,其他所有科创板上市企业的平均市盈率是120倍,这太热了,泡沫过大。过高的市盈率,会早早透支企业未来的成长空间。所以从投资来说,一定要注意相关风险。
问:多高的市盈率是稳定健康的?
成妙绮:高科技企业毕竟是有比较高的壁垒,相对来说够持续高速成长。但我自己比较偏保守,会觉得40倍的市盈率可能会相对合理一点。
问:也有不少人对科创板过热是持批评态度的。
成妙绮:首先,我觉得批评都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单纯的批评并不能带来价值。所以我觉得,批评可以,但最好能够提出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因为我们大家其实都是为了整个国家好,都是为了整个科创板能够良性发展。
我们做投资的常说,悲观的人往往正确,因为他总能找到问题;但乐观的人才能成功,因为只有在问题里看到价值、看到希望,才能抓住机会,才能做出对社会有正能量和价值的事情。
科创板的核心是要面向前沿和核心的技术,也强调了技术要和经济的结合,共同去服务于国家战略。所以我觉得,科创板对中国高科技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说,是意义重大的。同时对于企业来说,能否上市是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上市相当于到站上了新的台阶、新的起点,能够登上科创板,对企业的发展好处是很明显的。
试比较一下,如果中国的上市企业都是那种特别传统的、没有太多高增长空间、对中美竞争没有直接帮助的企业,会是怎样的氛围?而如果中国有更多的科创版上市企业,在高科技和商业上同时取得一些进步,这样是不是中国就更有希望了?中国在跟美国竞争时,在面对国外的封锁时,我们是不是就更有底气了?
对于投资机构来说,投资的高科技企业在科创板上市,那么就能获得投资回报,从中挣到的钱就可以再拿去支撑更多的新兴企业,那么这个正循环就形成了。只有正循环形成并且良性发展,中国的科技创业才能够形成星星之火,才能出现更多具备全球领先竞争力的企业,帮助中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站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