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挂帅,小米造车,有内味儿了

原创 2021-3-31 话题分类:出行
摘要: 雷军亲自挂帅,小米宣布进军智能电动车领域。

雷军亲自挂帅,小米宣布进军智能电动车领域。

3月30日,小米集团对外公告,将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车业务。小米集团首席执行官雷军将亲自披挂上阵,任智能电动车业务的首席执行官。公告同时宣布,业务首期投资1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投资100亿美元。

雷军先是在微博跟大家表示:“小米董事会今天正式批准了这项决议:小米智能电动汽车项目正式立项。”

随后在当晚的发布会上,雷军亲口说出这个对于小米甚至对于汽车产业都将产生重要影响的一句话:小米正式进军智能电动汽车行业。


背景·大势所趋

不仅是小米,此前恒大也宣布造车,并接连召开发布会,对外宣布各种进度和细节。

为什么盖房子、造手机这些不同行业的大佬,都将目光不约而同的放在了智能电动车行业?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把话题稍稍说远一点。

此前,中国“缺芯”的新闻,已经达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楼下下棋的老大爷也能说两句“华为没了老美的芯片造不出手机”的新闻。我们谈到“卡脖子”,就想到芯片,似乎一颗芯片,就能扼住中国经济的咽喉。

芯片是当代工业产业链上的明珠,意义重大。但事实上,能够扼住中国经济甚至社会发展咽喉的,从来不是芯片,而是石油!

中国贫油,75%以上的石油都依靠进口,是全世界最大的石油输入国。且除了俄罗斯之外,其他的石油运输都靠海运。而石油海运路线当中,马六甲海峡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位置,我国进口石油当中,超过70%都得通过马六甲海峡。

因此,如果发生极端情况,美国扼住了马六甲海峡,基本就是扼住了中国石油的生命线,后果可想而知。

前两天,我们与伊朗方面签订了一个“未来25年战略协议”,最主要的内容包括四点:帮助伊朗进行基建、伊朗为我们提供价格低廉的石油、伊朗使用我国北斗系统为导弹导航、石油结算使用数字人民币。

在很多人看来,这份协议最主要的意义就是,在极端情况下,伊朗的石油使用可以通过巴基斯坦通过陆路运输达到国内。

无数人为此“欢欣鼓舞”“笑歪了嘴”,就是因为多了一条陆路运输石油的备用路线,避免因为马六甲被扼住石油运输的咽喉,卡了脖子,届时就是不是手机产量受限的“小问题”了。

也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很早就提出了能源战略转移的国策,并有了新能源汽车“弯道超车”的提法。

很多人认为是中国苦西方汽车工业久矣,希望借着机会在机车行业扬眉吐气,这方面的原因当然有,但本质原因,其实还是中国的能源战略安全问题。

除了中国的能源战略安全,还有一个大的背景,就是美国当下在世界范围内的金融霸权,其实是以美元的石油结算为抓手建立起来的。这已经成了美国的“核心利益”,任何国家和地区想动摇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都会遭到美国无情的打压,即便是欧盟这种“亲弟弟”都不行。

那么,如果以新能源代替石油呢?是不是绕开美元石油霸权的机会就更大、更柔和、更理直气壮了?甚至,更多想一步,人民币国际化的锚点有没有可能放在电力上呢?


这些都很有想象力,也可以从一个角度解释,为什么我们在碳达峰、碳中和方面,能率全球之先做出承诺。

以上这些,有一部分是思考和预判,而有一部分已经是明明白白的国策,是顶层设计,是将影响中国经济未来几十年的大趋势。

在这样一个明确的趋势下,无论是造房子、造手机,甚至未来有更多跨领域企业进入与“碳中和”相关的产业当中,都是大势所趋。


小米·必然选择

简单来说,作为一个手握资金、产业链、并且一直致力于打造用户消费生态的小米来说,在能源转变大趋势面前,进军智能电动汽车,几乎是一个必然的选项。

雷军在当晚的发布会表示,自己知道这是一个烧钱的行业,但是截止2020财年,小米的现金余额是1080亿。雷军明确了,自己不缺钱,而且“亏得起”。

至于生态链,小米作为一个不断壮大的商业帝国,强大的供应链是常规配置。早在2013年,雷军就提出了生态链的概念。随着小米在手机、电视、笔记本以及不断丰富的品类,小米采用“投资+孵化”的模式积极扩张产品线,以手机为核心,辅以周边的小米生态链企业。


除了生态链,在消费者端,小米也是一直致力于将“移动+居家使用场景”一网打尽。手机作为移动端入口,家中的音箱和电视作为家居智能入口,而移动端和居家的重要连接,就是汽车。

加之5G、自动驾驶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完善,未来的汽车将不仅仅是空间的连接者,更将成为移动智能空间,也将成为移动互联网的重要入口。对于这么重要的一个应用场景,小米是一定不能放过的。

说完小米自己的原因,再说说外围原因。

蔚来市值在600亿美元左右,小鹏市值267亿美元,并一度超越了一众西方老牌车企以及国内互联网巨头。这样的成绩,谁看了不心动?雷军的顺为资本也投资了两家企业,但占比都没有超过5%,看到甜头却不够甜,因此雷军才会亲自下场入局。

而且面对众多希望跟着喝汤的资本直接表示“不必!多谢!”,自己成立全资子公司,亲自挂帅,全盘掌控。

之所以有这样的气魄,不仅是小米自己早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开始调研和布局,更主要的是,当下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以及技术、人才都已经获得了发展,不少雷已经有别人蹚过了。

除了资本层面,市场也非常重要。当下的新能源汽车或者说电动车的市场教育已经初步完成,到了“有认知、有分歧”的程度,知名度很高,但美誉度高低不一,甚至可以说骂声一片,没有某一个品牌,绝对占领了消费者的心智头部。

这个时候,一个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小米智能电动车,恰逢其时。


搅局·影响几何

小米无疑是相当具有实力的搅局者。

价格,现在已经成了新能源汽车首当其冲受关注的话题。

一个不断降价的特斯拉,其实已经够国内新能源厂商头疼了。特斯拉之所以能将价格一降再降,其实最重要原因是,工厂开到中国之后,土地、人才、资源等各方面成本的下降,以及供应链的不断成熟和完善,这都让特斯拉造一辆车花费的成本更低。

雷军和小米也正是看准了这一点。

很多时候,雷军和小米都没有选择做开拓者,而是跟随者。当年在手机和电视领域均是如此,有魅族和乐视身先士卒之后,看到逐渐成熟的供应链体系和市场,小米开始入局并屡屡后发先至,获得成功。

而小米“相同价格质量最好,相同质量价格最低”的口号,或许在电动车领域依旧可以延续。加上雷军和小米本身自带流量,会做营销,产品力又不错的情况下,相信消息一经宣布,不少新能源汽车厂家,都是一个无眠之夜。

估计,不少人会用所谓“对标”回答这一问题,认为大家虽然都是电动车,但是或许对标不同,有的对标BBA,有的对标家用小车,更有细分的甚至提出过“对标宝马X系”的说法。不少人认为,一直以性价比作为主打的小米,可能会聚焦于“年轻人的第一辆车”之类的定位,对于整体电动车格局扰动有限。

其实,在知顿君看来,新能源或者说智能电动车去对标燃油车,本身就是方向性和战略性错误。

新能源车不仅是大趋势,更是新赛道,与其说中国“弯”道超车,不如说“换”道超车更贴切。都已经“换道”了,如果还搞“对标”那一套,有点作茧自缚的意思了。

就像马斯克,从来没说特斯拉旗下的某些车型对标燃油车的某些车型,而是“直接替代和颠覆”。这样的说法当然有营销的意味在,但企业和品牌的价值观明明白白摆在那里,别人愿意怎么比较是别人的事,我压根没准备跟你比较或者竞争,我是准备替代你的。

因此,在消费者对于新能源车的认知,慢慢脱离燃油车的坐标系的时候,当大家发现之所以听到引擎的声浪会觉得肾上腺素飙升,不过是跟初中生物课上“喂狗吃饭+摇铃”的条件反射过程一样的时候,人们会就自然而然遵循“第一性原理”,找到一辆真正适合自己的车。

而在知顿君看来,一款智能电动车,大概率会成为那辆车,而这个领域中,小米无疑是有力的竞争者。

在中国能源战略的大势下,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未来一定愈发蓬勃,这个行业一定会诞生出伟大的企业,或许不会是蔚来、小鹏、比亚迪和小米,但这些蓬勃和伟大,注定与这些企业有关。(文/知顿)

本文为“知顿平台”(https://www.zdone.com)投稿文章,作者:知顿君,责编:青青,转载请联系授权,并注明文章原始来源。如有疑问,请您联系我们。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知顿slogan
2021-03-31 18:59:46
雷军挂帅,小米造车,有内味儿了
出行 原创

雷军亲自挂帅,小米宣布进军智能电动车领域。

3月30日,小米集团对外公告,将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车业务。小米集团首席执行官雷军将亲自披挂上阵,任智能电动车业务的首席执行官。公告同时宣布,业务首期投资1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投资100亿美元。

雷军先是在微博跟大家表示:“小米董事会今天正式批准了这项决议:小米智能电动汽车项目正式立项。”

随后在当晚的发布会上,雷军亲口说出这个对于小米甚至对于汽车产业都将产生重要影响的一句话:小米正式进军智能电动汽车行业。


背景·大势所趋

不仅是小米,此前恒大也宣布造车,并接连召开发布会,对外宣布各种进度和细节。

为什么盖房子、造手机这些不同行业的大佬,都将目光不约而同的放在了智能电动车行业?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把话题稍稍说远一点。

此前,中国“缺芯”的新闻,已经达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楼下下棋的老大爷也能说两句“华为没了老美的芯片造不出手机”的新闻。我们谈到“卡脖子”,就想到芯片,似乎一颗芯片,就能扼住中国经济的咽喉。

芯片是当代工业产业链上的明珠,意义重大。但事实上,能够扼住中国经济甚至社会发展咽喉的,从来不是芯片,而是石油!

中国贫油,75%以上的石油都依靠进口,是全世界最大的石油输入国。且除了俄罗斯之外,其他的石油运输都靠海运。而石油海运路线当中,马六甲海峡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位置,我国进口石油当中,超过70%都得通过马六甲海峡。

因此,如果发生极端情况,美国扼住了马六甲海峡,基本就是扼住了中国石油的生命线,后果可想而知。

前两天,我们与伊朗方面签订了一个“未来25年战略协议”,最主要的内容包括四点:帮助伊朗进行基建、伊朗为我们提供价格低廉的石油、伊朗使用我国北斗系统为导弹导航、石油结算使用数字人民币。

在很多人看来,这份协议最主要的意义就是,在极端情况下,伊朗的石油使用可以通过巴基斯坦通过陆路运输达到国内。

无数人为此“欢欣鼓舞”“笑歪了嘴”,就是因为多了一条陆路运输石油的备用路线,避免因为马六甲被扼住石油运输的咽喉,卡了脖子,届时就是不是手机产量受限的“小问题”了。

也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很早就提出了能源战略转移的国策,并有了新能源汽车“弯道超车”的提法。

很多人认为是中国苦西方汽车工业久矣,希望借着机会在机车行业扬眉吐气,这方面的原因当然有,但本质原因,其实还是中国的能源战略安全问题。

除了中国的能源战略安全,还有一个大的背景,就是美国当下在世界范围内的金融霸权,其实是以美元的石油结算为抓手建立起来的。这已经成了美国的“核心利益”,任何国家和地区想动摇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都会遭到美国无情的打压,即便是欧盟这种“亲弟弟”都不行。

那么,如果以新能源代替石油呢?是不是绕开美元石油霸权的机会就更大、更柔和、更理直气壮了?甚至,更多想一步,人民币国际化的锚点有没有可能放在电力上呢?


这些都很有想象力,也可以从一个角度解释,为什么我们在碳达峰、碳中和方面,能率全球之先做出承诺。

以上这些,有一部分是思考和预判,而有一部分已经是明明白白的国策,是顶层设计,是将影响中国经济未来几十年的大趋势。

在这样一个明确的趋势下,无论是造房子、造手机,甚至未来有更多跨领域企业进入与“碳中和”相关的产业当中,都是大势所趋。


小米·必然选择

简单来说,作为一个手握资金、产业链、并且一直致力于打造用户消费生态的小米来说,在能源转变大趋势面前,进军智能电动汽车,几乎是一个必然的选项。

雷军在当晚的发布会表示,自己知道这是一个烧钱的行业,但是截止2020财年,小米的现金余额是1080亿。雷军明确了,自己不缺钱,而且“亏得起”。

至于生态链,小米作为一个不断壮大的商业帝国,强大的供应链是常规配置。早在2013年,雷军就提出了生态链的概念。随着小米在手机、电视、笔记本以及不断丰富的品类,小米采用“投资+孵化”的模式积极扩张产品线,以手机为核心,辅以周边的小米生态链企业。


除了生态链,在消费者端,小米也是一直致力于将“移动+居家使用场景”一网打尽。手机作为移动端入口,家中的音箱和电视作为家居智能入口,而移动端和居家的重要连接,就是汽车。

加之5G、自动驾驶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完善,未来的汽车将不仅仅是空间的连接者,更将成为移动智能空间,也将成为移动互联网的重要入口。对于这么重要的一个应用场景,小米是一定不能放过的。

说完小米自己的原因,再说说外围原因。

蔚来市值在600亿美元左右,小鹏市值267亿美元,并一度超越了一众西方老牌车企以及国内互联网巨头。这样的成绩,谁看了不心动?雷军的顺为资本也投资了两家企业,但占比都没有超过5%,看到甜头却不够甜,因此雷军才会亲自下场入局。

而且面对众多希望跟着喝汤的资本直接表示“不必!多谢!”,自己成立全资子公司,亲自挂帅,全盘掌控。

之所以有这样的气魄,不仅是小米自己早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开始调研和布局,更主要的是,当下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以及技术、人才都已经获得了发展,不少雷已经有别人蹚过了。

除了资本层面,市场也非常重要。当下的新能源汽车或者说电动车的市场教育已经初步完成,到了“有认知、有分歧”的程度,知名度很高,但美誉度高低不一,甚至可以说骂声一片,没有某一个品牌,绝对占领了消费者的心智头部。

这个时候,一个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小米智能电动车,恰逢其时。


搅局·影响几何

小米无疑是相当具有实力的搅局者。

价格,现在已经成了新能源汽车首当其冲受关注的话题。

一个不断降价的特斯拉,其实已经够国内新能源厂商头疼了。特斯拉之所以能将价格一降再降,其实最重要原因是,工厂开到中国之后,土地、人才、资源等各方面成本的下降,以及供应链的不断成熟和完善,这都让特斯拉造一辆车花费的成本更低。

雷军和小米也正是看准了这一点。

很多时候,雷军和小米都没有选择做开拓者,而是跟随者。当年在手机和电视领域均是如此,有魅族和乐视身先士卒之后,看到逐渐成熟的供应链体系和市场,小米开始入局并屡屡后发先至,获得成功。

而小米“相同价格质量最好,相同质量价格最低”的口号,或许在电动车领域依旧可以延续。加上雷军和小米本身自带流量,会做营销,产品力又不错的情况下,相信消息一经宣布,不少新能源汽车厂家,都是一个无眠之夜。

估计,不少人会用所谓“对标”回答这一问题,认为大家虽然都是电动车,但是或许对标不同,有的对标BBA,有的对标家用小车,更有细分的甚至提出过“对标宝马X系”的说法。不少人认为,一直以性价比作为主打的小米,可能会聚焦于“年轻人的第一辆车”之类的定位,对于整体电动车格局扰动有限。

其实,在知顿君看来,新能源或者说智能电动车去对标燃油车,本身就是方向性和战略性错误。

新能源车不仅是大趋势,更是新赛道,与其说中国“弯”道超车,不如说“换”道超车更贴切。都已经“换道”了,如果还搞“对标”那一套,有点作茧自缚的意思了。

就像马斯克,从来没说特斯拉旗下的某些车型对标燃油车的某些车型,而是“直接替代和颠覆”。这样的说法当然有营销的意味在,但企业和品牌的价值观明明白白摆在那里,别人愿意怎么比较是别人的事,我压根没准备跟你比较或者竞争,我是准备替代你的。

因此,在消费者对于新能源车的认知,慢慢脱离燃油车的坐标系的时候,当大家发现之所以听到引擎的声浪会觉得肾上腺素飙升,不过是跟初中生物课上“喂狗吃饭+摇铃”的条件反射过程一样的时候,人们会就自然而然遵循“第一性原理”,找到一辆真正适合自己的车。

而在知顿君看来,一款智能电动车,大概率会成为那辆车,而这个领域中,小米无疑是有力的竞争者。

在中国能源战略的大势下,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未来一定愈发蓬勃,这个行业一定会诞生出伟大的企业,或许不会是蔚来、小鹏、比亚迪和小米,但这些蓬勃和伟大,注定与这些企业有关。(文/知顿)

本文作者:知顿君

好文章,需要您的鼓励

知顿slogan
下一篇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