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乐福、沃尔玛之争,以“举报”为武器的市场风气把市场带坏了?

本文转载自:财视传媒 2021-11-3 话题分类:消费
摘要: 商场之争,从来都是见刀不见血。

商场之争,从来都是见刀不见血。

近期,家乐福可谓问题频出。首先,有业界人士透露,阿里巴巴投资支持的苏宁易购正考虑出售其所持有的家乐福中国控股股权,该知情人士称,苏宁易购已联系潜在买家,以评估他们对家乐福中国80%股权的收购兴趣。

从负资产到被苏宁收购,再到如今被传出将再度被卖,显然,家乐福的经营状况之惨淡可见一斑。不过,即使经营状况不乐观也不妨碍家乐福与竞手的竞争。前几日,一则关于家乐福称沃尔玛旗下的山姆会员店涉嫌向供货商施压进行“二选一”的消息被冲上了热搜,引发了舆论的广泛关注。

事情是这样的,10月22日,家乐福中国会员店首店上海成山路店在连续3天的“公众开放体验日”后,正式营业。

但当天上午刚开业不久,家乐福工作人员就发现,有几位顾客正在某玩具商品的货架前“扫货”,且一拿就是几十件,经打听才知道这些人是玩具供应商找来买回商品的。为此,家乐福紧急在该货架前竖起了一块“每张会员卡只能买两件同款商品”的牌子,却依旧没能阻止该商品被买空。并且这种情况还普遍存在于美妆、婴儿产品等部分商品,这些人有组织有目的地将家乐福会员店中的这些产品分批全部买光,留给付费会员的只有空荡荡的货架。

最后,家乐福控诉竞争对手沃尔玛旗下的山姆会员店对供应商施压“二选一”,禁止为家乐福供货,但供应商在开业前的毁约被家乐福方面拒绝。


来源:山姆会员商店微博

对于该指控,沃尔玛很快做出回应,“得知这一传闻,我们第一时间展开了自查。迄今为止,没有发现其提出的问题。”

事实上,从这件事情发生的来龙去脉中,我们可以看到,家乐福并没有直接的证据将问题归咎于沃尔玛。那么,面对经营效益每况愈下,且没有拿出实质性证据的家乐福,沃尔玛为何还会如此快速做出回应,这件事情又为何会引发大众如此大的关注呢?

究其原因,在于一个关键词——“二选一”。

“二选一”成为竞争武器?

为什么说在家乐福没有直接证据的前提下,“二选一”还能成为这次事件的关键?这还要从当下我国加大对“二选一”的重视开始说起。

所谓“二选一”,说的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构成限定交易行为 ,指平台利用优势地位和商家对其的依赖性,采取不正当手段强迫经营者在平台间“二选一”,这种情况多发生在互联网平台。

2020年12月,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实施“二选一”等涉嫌垄断行为立案调查。2021年4月10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依据反垄断法对阿里巴巴集团在中国境内网络零售平台服务市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作出行政处罚,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其2019年销售额4%,计182.28亿元罚款。


来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182.28亿元!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对这一现象有多么重视。2021年4月13日,市场监管总局会同中央网信办、税务总局召开互联网平台企业行政指导会。会议指出,强迫实施“二选一”问题必须严肃整治。

伴随着国家对“二选一”严肃坚决态度的进一步明确,社会上关于该类案件的判决消息也相继传出。其中,以美团和饿了么这两家“死对头”的竞争最为受人们关注。

这两家竞争公司曾互相举报对方涉及“二选一”,结果两败俱伤,经有关部门查证后双双面临被罚的结果。

9月13日,因为涉嫌不正当竞争,美团、饿了么被判赔和罚款的消息相继传出。

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判决,美团对跨平台商户采取的改变配送范围、降低商户曝光率、回收优惠活动等行为,导致商户丧失了在饿了么平台的交易机会,消费者丧失了从多平台获得产品和服务的渠道及机会,要求美团赔偿原告饿了么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100万元。同时,安徽省滁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认定,饿了么强迫商户“二选一”,此举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观恶意明显,勒令饿了么赔偿美团外卖经济损失80000元。

显然,在这对外卖平台的竞争中,不论自身底子如何,美团和饿了么都试图以举报“二选一”为武器来中伤对方。从这种情况来看,举报“二选一”情况似乎多发生在竞争对手间。那么,家乐福和沃尔玛之间所谓的“二选一”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其实,和美团与饿了么彼此坐实了“二选一”的案例相比,沃尔玛还显得有些有口难辨。因为从目前家乐福、沃尔玛的反馈来看,陷入的还不是相互举报,是一方举报,另一方不断澄清。但在这个“造谣动个嘴,辟谣跑断腿”的时代,人们往往只关注了前期的举报,而对后面的澄清熟视无睹。

只不过,究竟是怎样的竞争关系,才会让家乐福也选择了以“二选一”为武器来针对沃尔玛呢?

对立关系的由来

事实上,自1995年在中国落地之后,凭借着商品种类齐全,价格低廉优惠,家乐福也曾在中国过了一段顺风顺水的日子。但后来,店长集权制下的贪腐、后期供应链僵化、总部股权变动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家乐福一再式微。到了2010年,市场上第一次传出了家乐福中国被出售的传闻,而其门店数量也被沃尔玛反超。


来源:苏宁易购公告

到了2018年底,账面净资产已是负值的家乐福被苏宁用相当于两个国际米兰足球俱乐部的价格纳入麾下,成为补全苏宁全品类、全场景、全渠道、全客群版图中的一颗棋子。但被苏宁收购的家乐福日子依旧不好过,当下的苏宁正面临家电业务疲软,业绩下滑严重的问题,对家乐福的业绩改善没有起到太多作用。因此,陷入低谷的家乐福在此时做会员店,更像是一场希望能够触底反弹的赌博。

而沃尔玛旗下主做会员制的山姆也自然成为了家乐福的竞争对手,据悉,在家乐福被苏宁收购的那一天,苏宁的张近东曾喊话:“要争取实现对沃尔玛的赶超。”

但让家乐福没想到的是,在会员店正式营业的头一天,便遭到了产品被供应商“扫货”的状况,因此才有了家乐福站出来控诉竞争对手沃尔玛“二选一”的事情。

事情的真相目前尚未明确,但在当下市场上对“二选一”正为敏感的时候,家乐福的这一控诉无疑使得沃尔玛心跳快了半拍,也就有了后来沃尔玛快速自查回应的反应。

回到事件本身,家乐福在遭到供应商扫货后,马上就开始指责竞对,这种利用当前“垄断人人喊打”的局面,拉对手入局,把水搅浑的做法,也让人闻到了熟悉的公关味道。

举报把竞争拖入泥潭

如今,家乐福与沃尔玛一事还未消停,网易云音乐拟举报韩国SM“二选一”的消息又上了热搜。作为国内音乐平台的双巨头,多年来网易云与腾讯音乐的竞争一直异常激烈,外人看的好不热闹。如今,网易云拟举报SM“二选一”无疑剑指腾讯音乐,最终结果会如何如今尚未可知,只不过这一消息足以令身为国外公司的SM心跳快半拍是一定的了。

整治“二选一”的市场氛围下,你方尚未唱罢我方已然登场,都纷纷试图以该规定严打自己对手。“二选一”问题必须严肃整治,但这种以举报对手来竞争的市场风气似乎宣告了一个坏时代的开始。

此前,投资基金合伙人、知名科技自媒体人倪叔曾经详细阐述了企业举报对于行业的伤害。他认为,企业的相互举报,不是一个恶性竞争事件的结尾,而是一个恶性竞争事件的开端!在经历过这样的互相结仇之后,双方企业的不断对抗,不惜损害自身来打击对方的行为才会愈演愈烈,最终将整个行业拖入泥潭。

因此,总体而言,企业之间的互相举报,一方面是对行业规则的破坏,导致竞争关系不断恶化;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整个商业体系对话和协调体制的失效,让原本同行业之间既存在“竞”又存在“合”的健康关系变成了纯粹的不死不休的过度竞争。

本文为“知顿平台”(https://www.zdone.com)投稿文章,作者:云彩,责编:青青,转载请联系授权,并注明文章原始来源。如有疑问,请您联系我们。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知顿slogan
2021-11-03 11:27:38
家乐福、沃尔玛之争,以“举报”为武器的市场风气把市场带坏了?
消费 本文转载自:财视传媒

商场之争,从来都是见刀不见血。

近期,家乐福可谓问题频出。首先,有业界人士透露,阿里巴巴投资支持的苏宁易购正考虑出售其所持有的家乐福中国控股股权,该知情人士称,苏宁易购已联系潜在买家,以评估他们对家乐福中国80%股权的收购兴趣。

从负资产到被苏宁收购,再到如今被传出将再度被卖,显然,家乐福的经营状况之惨淡可见一斑。不过,即使经营状况不乐观也不妨碍家乐福与竞手的竞争。前几日,一则关于家乐福称沃尔玛旗下的山姆会员店涉嫌向供货商施压进行“二选一”的消息被冲上了热搜,引发了舆论的广泛关注。

事情是这样的,10月22日,家乐福中国会员店首店上海成山路店在连续3天的“公众开放体验日”后,正式营业。

但当天上午刚开业不久,家乐福工作人员就发现,有几位顾客正在某玩具商品的货架前“扫货”,且一拿就是几十件,经打听才知道这些人是玩具供应商找来买回商品的。为此,家乐福紧急在该货架前竖起了一块“每张会员卡只能买两件同款商品”的牌子,却依旧没能阻止该商品被买空。并且这种情况还普遍存在于美妆、婴儿产品等部分商品,这些人有组织有目的地将家乐福会员店中的这些产品分批全部买光,留给付费会员的只有空荡荡的货架。

最后,家乐福控诉竞争对手沃尔玛旗下的山姆会员店对供应商施压“二选一”,禁止为家乐福供货,但供应商在开业前的毁约被家乐福方面拒绝。


来源:山姆会员商店微博

对于该指控,沃尔玛很快做出回应,“得知这一传闻,我们第一时间展开了自查。迄今为止,没有发现其提出的问题。”

事实上,从这件事情发生的来龙去脉中,我们可以看到,家乐福并没有直接的证据将问题归咎于沃尔玛。那么,面对经营效益每况愈下,且没有拿出实质性证据的家乐福,沃尔玛为何还会如此快速做出回应,这件事情又为何会引发大众如此大的关注呢?

究其原因,在于一个关键词——“二选一”。

“二选一”成为竞争武器?

为什么说在家乐福没有直接证据的前提下,“二选一”还能成为这次事件的关键?这还要从当下我国加大对“二选一”的重视开始说起。

所谓“二选一”,说的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构成限定交易行为 ,指平台利用优势地位和商家对其的依赖性,采取不正当手段强迫经营者在平台间“二选一”,这种情况多发生在互联网平台。

2020年12月,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实施“二选一”等涉嫌垄断行为立案调查。2021年4月10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依据反垄断法对阿里巴巴集团在中国境内网络零售平台服务市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作出行政处罚,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其2019年销售额4%,计182.28亿元罚款。


来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182.28亿元!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对这一现象有多么重视。2021年4月13日,市场监管总局会同中央网信办、税务总局召开互联网平台企业行政指导会。会议指出,强迫实施“二选一”问题必须严肃整治。

伴随着国家对“二选一”严肃坚决态度的进一步明确,社会上关于该类案件的判决消息也相继传出。其中,以美团和饿了么这两家“死对头”的竞争最为受人们关注。

这两家竞争公司曾互相举报对方涉及“二选一”,结果两败俱伤,经有关部门查证后双双面临被罚的结果。

9月13日,因为涉嫌不正当竞争,美团、饿了么被判赔和罚款的消息相继传出。

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判决,美团对跨平台商户采取的改变配送范围、降低商户曝光率、回收优惠活动等行为,导致商户丧失了在饿了么平台的交易机会,消费者丧失了从多平台获得产品和服务的渠道及机会,要求美团赔偿原告饿了么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100万元。同时,安徽省滁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认定,饿了么强迫商户“二选一”,此举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观恶意明显,勒令饿了么赔偿美团外卖经济损失80000元。

显然,在这对外卖平台的竞争中,不论自身底子如何,美团和饿了么都试图以举报“二选一”为武器来中伤对方。从这种情况来看,举报“二选一”情况似乎多发生在竞争对手间。那么,家乐福和沃尔玛之间所谓的“二选一”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其实,和美团与饿了么彼此坐实了“二选一”的案例相比,沃尔玛还显得有些有口难辨。因为从目前家乐福、沃尔玛的反馈来看,陷入的还不是相互举报,是一方举报,另一方不断澄清。但在这个“造谣动个嘴,辟谣跑断腿”的时代,人们往往只关注了前期的举报,而对后面的澄清熟视无睹。

只不过,究竟是怎样的竞争关系,才会让家乐福也选择了以“二选一”为武器来针对沃尔玛呢?

对立关系的由来

事实上,自1995年在中国落地之后,凭借着商品种类齐全,价格低廉优惠,家乐福也曾在中国过了一段顺风顺水的日子。但后来,店长集权制下的贪腐、后期供应链僵化、总部股权变动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家乐福一再式微。到了2010年,市场上第一次传出了家乐福中国被出售的传闻,而其门店数量也被沃尔玛反超。


来源:苏宁易购公告

到了2018年底,账面净资产已是负值的家乐福被苏宁用相当于两个国际米兰足球俱乐部的价格纳入麾下,成为补全苏宁全品类、全场景、全渠道、全客群版图中的一颗棋子。但被苏宁收购的家乐福日子依旧不好过,当下的苏宁正面临家电业务疲软,业绩下滑严重的问题,对家乐福的业绩改善没有起到太多作用。因此,陷入低谷的家乐福在此时做会员店,更像是一场希望能够触底反弹的赌博。

而沃尔玛旗下主做会员制的山姆也自然成为了家乐福的竞争对手,据悉,在家乐福被苏宁收购的那一天,苏宁的张近东曾喊话:“要争取实现对沃尔玛的赶超。”

但让家乐福没想到的是,在会员店正式营业的头一天,便遭到了产品被供应商“扫货”的状况,因此才有了家乐福站出来控诉竞争对手沃尔玛“二选一”的事情。

事情的真相目前尚未明确,但在当下市场上对“二选一”正为敏感的时候,家乐福的这一控诉无疑使得沃尔玛心跳快了半拍,也就有了后来沃尔玛快速自查回应的反应。

回到事件本身,家乐福在遭到供应商扫货后,马上就开始指责竞对,这种利用当前“垄断人人喊打”的局面,拉对手入局,把水搅浑的做法,也让人闻到了熟悉的公关味道。

举报把竞争拖入泥潭

如今,家乐福与沃尔玛一事还未消停,网易云音乐拟举报韩国SM“二选一”的消息又上了热搜。作为国内音乐平台的双巨头,多年来网易云与腾讯音乐的竞争一直异常激烈,外人看的好不热闹。如今,网易云拟举报SM“二选一”无疑剑指腾讯音乐,最终结果会如何如今尚未可知,只不过这一消息足以令身为国外公司的SM心跳快半拍是一定的了。

整治“二选一”的市场氛围下,你方尚未唱罢我方已然登场,都纷纷试图以该规定严打自己对手。“二选一”问题必须严肃整治,但这种以举报对手来竞争的市场风气似乎宣告了一个坏时代的开始。

此前,投资基金合伙人、知名科技自媒体人倪叔曾经详细阐述了企业举报对于行业的伤害。他认为,企业的相互举报,不是一个恶性竞争事件的结尾,而是一个恶性竞争事件的开端!在经历过这样的互相结仇之后,双方企业的不断对抗,不惜损害自身来打击对方的行为才会愈演愈烈,最终将整个行业拖入泥潭。

因此,总体而言,企业之间的互相举报,一方面是对行业规则的破坏,导致竞争关系不断恶化;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整个商业体系对话和协调体制的失效,让原本同行业之间既存在“竞”又存在“合”的健康关系变成了纯粹的不死不休的过度竞争。

本文作者:云彩

好文章,需要您的鼓励

知顿slogan
下一篇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