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中国网
2015年,当现象级IP《滚蛋吧!肿瘤君》顺利衍生出图书、音乐、电影、舞台剧、电视剧等多个形态,彼时,作为新浪动漫的董事长,吕廷斌走上了公益之路的第一步,他协助作者设立了熊顿基金会,并捐出了IP所得的全部收益。2020年《武汉抗疫日记》出版,这本口碑与商业双成功的书,完整还原了抗疫英雄们最真实的战斗过程,这本书全部利润也捐给公益基金会。此外,他还整合资源联合作家群体和出版社做了多次乡村图书馆活动,作为一个连续创业者,公益几乎伴随了他创业的每一个阶段。
而在记者的采访中谈及对公益的理解时,他说:“一定要做可持续的公益,产品可以做平价,让每个老百姓都用得起,但绝不是一定要免费,因为那样会破坏市场商业规则,并且这种公益本身也做不长久。”
作为一个浸润在内容行业多年的老兵,他身上带着这个行业人特有的低调,而就是这样一个人,最近一次出现在大众视野,却是因为一场家人的意外。
最昂贵的代价
2022年2月26日,北京望山园凉亭的附近已经围了很多人,靠在石墩上的老人右手低垂,双眼无神,面部扭曲,有脑中风的症状。热心人帮忙呼救,但因为没法提供老人的名字也无法联系上家属,而之后的急救送医和抢救环节都需要家属签字授权,一群人束手无策。最后只能110报警,靠警方的帮助才找到家人的电话,他就是吕廷斌的父亲。
而彼时,吕廷斌恰好在一个会议上,出于商务礼仪,手机静音。会议结束时,发现几十通未接电话,获悉情况后迅速赶往现场,并赶紧送医抢救,但距离发病已经过去了一个半小时,医生诊断结果是脑出血,在对症治疗后,他的父亲保住了生命,但不幸的是因为耽误救治而半身瘫痪。
医生在问诊过程中说:“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后送医时间越早,存活率越高,后遗症可能越小,这个病最怕耽搁!”在之后无数次的夜晚,这句话都成为萦绕在吕廷斌脑海里的一个梦魇,内疚和自责挥之不去,吞噬着内心,他曾经一度抑郁,甚至晚上要靠药物才能入睡。
他还总是会想起发生意外前父亲督促着带他一起运动的事,就在发病的前一天傍晚,他答应陪父亲走完一万步,但在只达到五千步时就耍赖要回家休息,并承诺“明天补上,明天一万五”,但人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安静的时候,他总会想起那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看着从运动健将变成半身瘫痪的父亲,他常常在想:“如果,如果有回到那天再来一次的机会,我是否能做得更好?我应该劝父亲不要为了微信支付里那点钱而把手机设置密码,我应该想到老人的手指会因为蜕皮经常无法指纹解锁,我也应该想到人发病时表情变化无法面容解锁,但无论如何我都应该把手机开着声音和震动提醒!我应该在父亲的身上放一张纸条,多写一些紧急联系人的电话,或者安放一个电子产品,发病时自动提醒我……”
这种状态伴随了他很久,直到心理医生告诉他,这种对已经发生的事情一直想象其他各种可能性的行为,其实是典型的抑郁症表现,它于事无补,只会折磨自己。
(父亲因为偏瘫也导致面瘫,一个爱笑的老人却失去了另外一半笑容)
吕廷斌在醒悟后改变了心态,自己的父亲因为这场不幸而导致瘫痪,除了积极地寻求康复治疗之外,他决定主动寻找避免这类事情再次发生的解决方案,让更多人无常的命运变得有序。如果有其他人发生类似事件,有没有可能把联系到家人的时间缩短到一分钟以内甚至是几秒以内。
在深思熟虑之后,他想了多种解决方案和产品可以实现这个目标,但如果想惠及更多人,就必须商业化运作,把个人愿望变成企业使命,持久地向有需要的人提供服务。于是在2022年,他创立了北京救救帮安全技术有限公司。谈到创业初衷,吕廷斌数次哽咽,他只是希望自己经历的痛苦和遗憾在其他人身上不再发生,通过这次创业为中国老人紧急救助提供一套有效的解决方案,为老人的安全撑起一把伞。
而与朋友聊及此事时,吕廷斌发现每个人都有类似需求,对于老人的安全监护已经成为社会刚需。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正式进入老龄社会,中国老龄化达到21%,预计2035年会到30%以上。如果以60岁及以上作为划定老年人口的标准,目前中国有近3亿老年人,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5亿,空巢老人尤其是独居老人增长显著。在这其中,有冠心病、心脑血管突发疾病、癫痫、阿尔茨海默症等等病症的老人数不胜数。而老人发生意外,紧急救护的事情已经成为必然,每分钟都在发生。
打造中国的新型SOS
当再次踏上创业这条路时,吕廷斌并没有太多的理性分析与刻意纠结。“佛语有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能救一个是一个,做这件事,肯定会救到很多人。”当怀揣着这种朴素的信念时,一切似乎都变得义无反顾。
他给救救帮取了一个英文名称: ShelpLink,从Share Help Link变形而来,他和中文名称一样,寓意着在这个美好的世界上,所有人都可以互帮互助,而救救帮给这种互帮互助提供链接的工具。公司的Logo设计为99(谐音救救),英文Logo设计为S(Share、Safe、SOS),吕廷斌希望将救救帮做成中国的SOS,并作为一种标准推广到全世界。
真正伟大的事物,未必需要多复杂。
SOS成为国际标准被广泛采用是从1906年开始,它在国际摩尔斯电码中是三短三长三短这样在电报中最容易发出也最容易被接收的电码,距今已经快120年。但是直到今天,很多通讯设备上仍然留有SOS的设置。100多年前传递信息是用电报技术,而传递信息的手段从电报发展到电话、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重大的技术迭代已有四次,SOS的技术早已过时,但SOS的概念却深入人心。
而救救帮综合运用了5G、移动互联网、LBS、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技术,能够提供紧急救助呼叫的毫秒级响应。
据吕廷斌介绍,救救帮完整的紧急救助系统包含被动救助产品帮帮码(附着在服饰袖标和臂章、帽饰帽徽)和主动救助产品按钮、吊坠、手表等,以及产品背后的紧急通知系统。
当老年人外出时突发紧急状况,好心人会通过明显的引导语和图片发现信息区域,只需撕开或翻转帮帮码系列产品,露出隐藏在背面的二维码,扫描后系统就会立即向所有紧急联系人同时发出语音电话和手机短信通知家属,家属可直接回拨报警人了解情况,也能通过手机看到老人发生意外的准确地点,第一时间联系120救助。而墙面/桌面按钮适用于老人独自居家时主动呼救。
吕廷斌用了“狂轰乱炸”一词来形容紧急呼救发出时的效果,他表示,之所以这么设计,是为了帮老人争取到最宝贵的抢救时间。
“这件事不能关起门来自己做,而是要搭建平台,将相关的社会各界资源整合起来。”他想得很明白,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让整个紧急救助解决方案更加高效畅通。
在被问到是否害怕抄袭时,吕廷斌回答道:“我欢迎所有人都来合作共赢,一起帮助更多的用户。若不愿意合作而只是想复制抄袭,那么我会问他是否做好了未来三十年都将持续服务好你的用户,如果是肯定的回答,我会倾囊相授,不需要抄袭。”
记者了解到,救救帮也正在逐步铺设全国性的救助站网点,重点服务子女在外工作的独居老年群体,通过信息化手段逐步实现零沟通、零等待的紧急救助,帮助在外拼搏事业的子女一起做好居家养老产业的安全解决方案。
在吕廷斌的规划里,他试图用“可靠、专业、快”的朴素价值观,为中国三亿老年人提供智慧、安全、落地的老人紧急救助保障。
然而,要做到这三点,并不容易。需要从产品和系统方面解决很多问题,比如前后端如何实现,现实场景如何匹配,及时呼叫如何稳定发出,家人手机静音、关机或者不带在身边时如何解决,以及老人发病在家,防盗门无法开锁等等。
救救帮设计了多款产品,经过市场测试,发现帽徽、袖标、手环的场景最适用。产品的设计也经过了多次迭代,在满足醒目和美观的同时,还兼顾个人信息保护以及老人的尊严。这些理念体现在产品的诸多细节之处,比如帽徽上的帮帮牌放在帽檐上,站着的时候看不到,并不影响帽子美观,但是当人倒下时就很醒目,考虑到具体的场景采用了磁力吸附。
吕廷斌两次提到他对救救帮的一个期望——在十年后,当看到99标志的时候,再也不需要在旁边附带很多的说明引导文字,而是看到99标志就知道他的家人已经为他做好了安全紧急预案。他如果发生危险时需要您的帮助,而您只要拿出手机扫码,他的家人就可以及时知情并组织救援,救救帮在背后通过法律、技术、保险等手段保护每一份善意。这就是救救帮——现代技术的SOS。
采访当天,已经下午两点,吕廷斌却还没顾上吃午餐,只要想到每天每时每刻都可能有老人等待救助,他就感觉时间紧迫。他希望能早点将产品推向市场。据救救帮的员工介绍,吕廷斌像一台不眠不休的机器,多次加班到日出,周末他也常常在加班中度过。
“时间根本不够用”,吕廷斌自己也坦言,一方面,从内容跨界到健康科技,他在产品、技术、设计、市场各个方面都有很多东西要学习,另一方面,初创公司在产品和系统的打磨过程中,确实有很多环节他都要亲自参与和把关。
“有没有想过失败了怎么办?”
当被问到这个问题时,他思考了几秒钟,然后坚定的回答说:“就算有可能失败,也要做”。很快,他补充说,会尽一切努力“做成”这件事。因为,这样就能在社会上起到“子贡拒金,子路受牛”的示范作用,进而得到更多社会力量的关注和协同,不仅仅是出于意义,也出于利益,才会有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来共同做好这件有社会价值的事。
目前,救救帮的创始团队基本由吕廷斌的朋友和老同事组成,受其个人感召,他在长江商学院的同学宋星海也加入其中,大家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和目标,愿意携手一同前行,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有一天如果指挥中心发出第1000万次报警,意味着我们已经帮到了很多人,救救帮应当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帮助更多的人!”关于梦想,吕廷斌如此回答。他希望救救帮能成为个人安全紧急救助领域标准的发起者,其标准能推广到全世界帮助到更多的人。
吕廷斌曾经在采访中谈到自己最大的感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你一定要做对的事情,做对的事情时,每个人都会帮你”。
这一次,他可能再次找到了对的事情,剩下的,就是全力以赴、穿山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