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拯救,被“那一刀”毁掉的人生

原创 2021-3-22 话题分类:消费
摘要: 如果人生可以重来一次,彼时,正值韶华的她们,绝对不会走进那间手术室。

如果人生可以重来一次,彼时,正值韶华的她们,绝对不会走进那间手术室。


手绘:羽墨    

那时,彤彤刚结束人生最重要的一场考试,开始期待大学生活与爱情的模样。她选择去做眼部整形手术,看着镜子中的自己,她期待丑小鸭到白天鹅的蜕变。

那时,张萌即将大学毕业,她希望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帮助家里减轻负担。但她的眼皮总是耷拉着,看起来没有精神,眼科医生推荐她去割双眼皮。

那时,秦妍还是个开朗的姑娘,刚刚订了去重庆的机票,要在那里开始新的人生。偶然走进一间开在居民区里的美容工作室,做了双眼皮手术,从此跌入了晦暗人生。

那种变美之前的期待、亢奋、跃跃欲试,与手术失败之后的痛苦、难堪、悔不当初,让她们的情绪如过山车般,从天堂坠入地狱。

医美本来应该是给人生带来美好的行业,却成为很多不法分子牟利的私器,摧毁了许多人的生活。以受害者的人生为代价,医美行业的乱象被置于聚光灯下。她们的故事,或许可以拯救那些还未踏入陷阱的人。


“双眼皮,就要两个大夫一起割”

根据新氧数据颜究院发布的《2020医美行业白皮书》统计显示,医美市场正在下沉。所谓“下沉”代表着双重涵义:一是消费者向三线城市下沉;二是消费者的年龄呈年轻化趋势发展。

2019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为1769亿元,到了2023年这个数字有望扩大到3601.3亿元。随着爆发式的增长,市场也将经历一系列隐患与乱象:一方面是年轻化的消费者不懂规避风险和保护自己;另一方面,对不少医美机构来说,服务的步伐永远跟不上敛财的速度与激情。

如果彤彤重新选择,她一定不会选择当初那家医美机构。

彤彤对于自己的长相一直不太满意,她希望通过割双眼皮能带来一些改变。母亲也很支持她的这个决定。按照搜索引擎给出的排名,她们选了省会城市的整形医院,当年,人们对这种排名的权威性没有产生过丝毫怀疑,他们做火车来到省城,去见“宣传资料上印出来的大医生”。

简单的面诊,医生拿着根铁丝在她的眼睛附近比划,告诉她“做全切更适合”。于是,彤彤麻醉后被送上了手术台。可推门而入的,却是两个人。涉世不深的彤彤心中纳闷,却不敢质疑,这两位医生便有商有量地一人选了一边,在彤彤脸上练起了“左右双打”——分别对一个眼睛进行双眼皮全切手术。


手术拆线之后,两只眼睛的双眼皮显得极不对称。崩溃的彤彤冲出去找大夫,得到的回答是:这是恢复问题,不要急,时间会给出答案。这答案,一等就是11年。

这期间,彤彤多次找医院解决手术失败问题,医院的解决办法很简单——置之不理。之后的日子里,每到新环境,每次谈新朋友,她都害怕别人发现她眼睛的问题,她甚至不敢与别人对视,原本性格开朗的她逐渐变得自卑和孤僻。


毁了你的脸,还要抽光你的钱

随着医美机构布局下沉市场,医美消费更趋低龄化和非理性化。不规范、弱监管,让医美行业乱象成为了一张越来越密的网,笼罩之下,阴霾密布。

刚刚过去的3·15,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发布了《医疗美容纠纷审判白皮书》,在这些医美纠纷的案件中,一半以上的年轻受害人被不正规的医美贷款压得喘不过气来。

在北京读大学的张萌快毕业了,她想留在首都,找份好工作。可是,她天生内双,上眼皮耷拉着,看起来像没睡醒。于是,她去眼科找医生咨询解决方案,大夫告诉她,这是单眼皮太厚的原因,眼科并没有什么解决办法,如果介意的话可以考虑割双眼皮。

她在同学聚会上无意间报怨。一位高中同学向她推荐了一家工作室,说那里双眼皮割得好,“小刀一动,万事成功”。

于是,张萌被同学带去了小区的工作室,一室两厅的格局,打美容针和割双眼皮的人很多。但割完后,张萌眼皮出现了增生,起了大片的疙瘩。主刀“医生”说,这都是正常的,过段时间就好了。过了半年,那片疙瘩是没了,可留下了非常明显的疤痕。在拆了埋线之后,两只眼睛的眼皮耸拉的更严重。

这次“事故”之后,张萌一直想要做修复手术,于是,她在北京又找了一家机构,还是在居民区,但看着装修都不错,接待她的医生表示,“你这都不叫事,北京的医院你还信不着嘛,不开刀、不手术、无恢复期”。

谈到手术费用,更让张萌倍感压力,在老家2000多块钱做的手术,在北京的医院要一万八。硬着头皮下了决定,结果,手术完成后,医生却将她的双眼皮割成了三眼皮。

她去找医院理论,对方称医疗事故是不存在的,她这是脂肪太多了,做个抽脂就好了。无奈之下,她又在医院做了抽脂手术。

钱花了不少,眼皮的问题却越来越严重,一个宽头一个肿。一出门老是被问,“你的双眼皮不太对啊?”“你是不是做双眼皮了?”

张萌无法接受,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却是这样的结果。谁来拯救她呢?


摆张床就敢做手术,医美行业医生医院资质堪忧

在《2020医美行业白皮书》中披露,目前我国合法合规开展医美项目的机构仅占行业12%。“黑机构”数量超8万,合法合规医师仅占24%,非法从业者多达10万之众。数字可谓触目惊心。

这些“胆肥手黑”的非法从业者,将消费者的脸变成了敛财“狩猎场”,庞大的医美受害者人群,也因此而诞生。

秦妍去割双眼皮的工作室,还是自己姑姑介绍的。姑姑在那里打过玻尿酸,她说“那里医生手法好,更关键的是价格便宜”。工作室开在居民楼里,三室一厅的民宅,摆上几张按摩床,摇身一变成了美容工作室。

做双眼皮手术的人并没有医生执照,手术半年后,秦妍的眼睛开始出现问题,“我自己和朋友看了都害怕”,她去找医院要说法,结果对方一个拖字诀,不搭理她。

去重庆读书耽搁不得,到了重庆,眼睛还是块心病,为了攒钱做修复手术,秦妍兼职打工,攒了两万多,她开始找医美机构做手术。跟彤彤一样,通过搜索引擎,她找到当地一家医美机构,做双眼皮手术。没想到钱还是不够,于是她又跟医院贷款一万多元的才凑够手术费。

自称是医院院长亲自主刀,结果两个眼睛成了大小眼,提肌无力,看着“就像眼睛上挂着香肠”。之后与医院沟通无果,她一个人在外地人生地不熟,又不敢维权,整个人的状态越来越差,结果被诊断为抑郁症。

许多年过去了,秦妍一直被眼睛的问题困扰着。她想过修复,但想到第一次修复的结果,她又很害怕——再做不好可怎么办?


医美向善,新氧启动医美公益平台

10年过去了,但这些女孩依旧没有得到修复,我们在关注医美乱象的同时,谁来关注乱象背后的个人。

为发挥医美向善的力量,帮助整形失败的人重新找回美丽和自信的人生,2020年,新氧发起医美公益救助,先后帮46岁贵州农妇沈琳重建丢失43年的鼻子、帮33岁四川女孩罗莉完成兔唇和鼻子修复、帮33岁四川女孩小琳走出巨乳缩小失败的困境......

前文中讲述的三位女性,在新氧公益的帮助下,通过专业修复手术,摆脱了整形失败的噩梦,开始了新的人生。

2020年,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综合监管执法工作的通知》中国医美行业自律行动启动、关注黑医美受害者的公益救助落地,这一年,被视为医美行业规范发展的元年。

2021年3月18日,新氧召开发布会,宣布联合丽格发起整个社会对患有先天性唇腭裂、小耳等天生缺陷的未成年人的救助计划。对需要救助的孩子一直跟踪治疗到18岁,完成患儿所需要的系列治疗,如唇腭裂、烧烫伤、巨痣症、小耳畸形等体表问题,畸形矫治、医疗美容以及心理辅导。公益救治将在捐助人一对一的监督之下,陪伴患儿来到18岁,给患儿一个真正的“成人礼”,以最佳状态进入社会。

新氧还与世界著名时尚杂志ELLE一起创建了“Young Help”计划,希望更多有需要的人,通过这个计划进行报名,并得到帮助。

新氧公益负责人艾晓宇表示,对于这些人的帮助,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更需要医美行业自身进行公益探索。

因此,新氧启动了公益平台化资源整合,发挥平台优势,联动公益组织、头部医疗集团,开启了医美机构免费捐赠,新氧公益全行业支持的新模式。对医美公益进行升级,延伸公益救助帮助更广泛的人群。

在医美公益探索的带动之下,遗憾和伤痛正在被慢慢弥补和修复。但是,“放张床就敢动手术的居民楼医美工作室”“胆肥手黑只认钱的无良无证医美医生”“整形失败投诉无门又不敢修复”“因为整形掏空钱包欠债多年”,种种乱象必然不会在短期内消失,科学合理的监管,行业的自律与规范,以及更多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的共同推动,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文中案例涉及人物均为化名)

本文为“知顿平台”(https://www.zdone.com)投稿文章,作者:知顿君,责编:青青,转载请联系授权,并注明文章原始来源。如有疑问,请您联系我们。

3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知顿slogan
2021-03-22 19:22:32
谁来拯救,被“那一刀”毁掉的人生
消费 原创

如果人生可以重来一次,彼时,正值韶华的她们,绝对不会走进那间手术室。


手绘:羽墨    

那时,彤彤刚结束人生最重要的一场考试,开始期待大学生活与爱情的模样。她选择去做眼部整形手术,看着镜子中的自己,她期待丑小鸭到白天鹅的蜕变。

那时,张萌即将大学毕业,她希望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帮助家里减轻负担。但她的眼皮总是耷拉着,看起来没有精神,眼科医生推荐她去割双眼皮。

那时,秦妍还是个开朗的姑娘,刚刚订了去重庆的机票,要在那里开始新的人生。偶然走进一间开在居民区里的美容工作室,做了双眼皮手术,从此跌入了晦暗人生。

那种变美之前的期待、亢奋、跃跃欲试,与手术失败之后的痛苦、难堪、悔不当初,让她们的情绪如过山车般,从天堂坠入地狱。

医美本来应该是给人生带来美好的行业,却成为很多不法分子牟利的私器,摧毁了许多人的生活。以受害者的人生为代价,医美行业的乱象被置于聚光灯下。她们的故事,或许可以拯救那些还未踏入陷阱的人。


“双眼皮,就要两个大夫一起割”

根据新氧数据颜究院发布的《2020医美行业白皮书》统计显示,医美市场正在下沉。所谓“下沉”代表着双重涵义:一是消费者向三线城市下沉;二是消费者的年龄呈年轻化趋势发展。

2019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为1769亿元,到了2023年这个数字有望扩大到3601.3亿元。随着爆发式的增长,市场也将经历一系列隐患与乱象:一方面是年轻化的消费者不懂规避风险和保护自己;另一方面,对不少医美机构来说,服务的步伐永远跟不上敛财的速度与激情。

如果彤彤重新选择,她一定不会选择当初那家医美机构。

彤彤对于自己的长相一直不太满意,她希望通过割双眼皮能带来一些改变。母亲也很支持她的这个决定。按照搜索引擎给出的排名,她们选了省会城市的整形医院,当年,人们对这种排名的权威性没有产生过丝毫怀疑,他们做火车来到省城,去见“宣传资料上印出来的大医生”。

简单的面诊,医生拿着根铁丝在她的眼睛附近比划,告诉她“做全切更适合”。于是,彤彤麻醉后被送上了手术台。可推门而入的,却是两个人。涉世不深的彤彤心中纳闷,却不敢质疑,这两位医生便有商有量地一人选了一边,在彤彤脸上练起了“左右双打”——分别对一个眼睛进行双眼皮全切手术。


手术拆线之后,两只眼睛的双眼皮显得极不对称。崩溃的彤彤冲出去找大夫,得到的回答是:这是恢复问题,不要急,时间会给出答案。这答案,一等就是11年。

这期间,彤彤多次找医院解决手术失败问题,医院的解决办法很简单——置之不理。之后的日子里,每到新环境,每次谈新朋友,她都害怕别人发现她眼睛的问题,她甚至不敢与别人对视,原本性格开朗的她逐渐变得自卑和孤僻。


毁了你的脸,还要抽光你的钱

随着医美机构布局下沉市场,医美消费更趋低龄化和非理性化。不规范、弱监管,让医美行业乱象成为了一张越来越密的网,笼罩之下,阴霾密布。

刚刚过去的3·15,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发布了《医疗美容纠纷审判白皮书》,在这些医美纠纷的案件中,一半以上的年轻受害人被不正规的医美贷款压得喘不过气来。

在北京读大学的张萌快毕业了,她想留在首都,找份好工作。可是,她天生内双,上眼皮耷拉着,看起来像没睡醒。于是,她去眼科找医生咨询解决方案,大夫告诉她,这是单眼皮太厚的原因,眼科并没有什么解决办法,如果介意的话可以考虑割双眼皮。

她在同学聚会上无意间报怨。一位高中同学向她推荐了一家工作室,说那里双眼皮割得好,“小刀一动,万事成功”。

于是,张萌被同学带去了小区的工作室,一室两厅的格局,打美容针和割双眼皮的人很多。但割完后,张萌眼皮出现了增生,起了大片的疙瘩。主刀“医生”说,这都是正常的,过段时间就好了。过了半年,那片疙瘩是没了,可留下了非常明显的疤痕。在拆了埋线之后,两只眼睛的眼皮耸拉的更严重。

这次“事故”之后,张萌一直想要做修复手术,于是,她在北京又找了一家机构,还是在居民区,但看着装修都不错,接待她的医生表示,“你这都不叫事,北京的医院你还信不着嘛,不开刀、不手术、无恢复期”。

谈到手术费用,更让张萌倍感压力,在老家2000多块钱做的手术,在北京的医院要一万八。硬着头皮下了决定,结果,手术完成后,医生却将她的双眼皮割成了三眼皮。

她去找医院理论,对方称医疗事故是不存在的,她这是脂肪太多了,做个抽脂就好了。无奈之下,她又在医院做了抽脂手术。

钱花了不少,眼皮的问题却越来越严重,一个宽头一个肿。一出门老是被问,“你的双眼皮不太对啊?”“你是不是做双眼皮了?”

张萌无法接受,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却是这样的结果。谁来拯救她呢?


摆张床就敢做手术,医美行业医生医院资质堪忧

在《2020医美行业白皮书》中披露,目前我国合法合规开展医美项目的机构仅占行业12%。“黑机构”数量超8万,合法合规医师仅占24%,非法从业者多达10万之众。数字可谓触目惊心。

这些“胆肥手黑”的非法从业者,将消费者的脸变成了敛财“狩猎场”,庞大的医美受害者人群,也因此而诞生。

秦妍去割双眼皮的工作室,还是自己姑姑介绍的。姑姑在那里打过玻尿酸,她说“那里医生手法好,更关键的是价格便宜”。工作室开在居民楼里,三室一厅的民宅,摆上几张按摩床,摇身一变成了美容工作室。

做双眼皮手术的人并没有医生执照,手术半年后,秦妍的眼睛开始出现问题,“我自己和朋友看了都害怕”,她去找医院要说法,结果对方一个拖字诀,不搭理她。

去重庆读书耽搁不得,到了重庆,眼睛还是块心病,为了攒钱做修复手术,秦妍兼职打工,攒了两万多,她开始找医美机构做手术。跟彤彤一样,通过搜索引擎,她找到当地一家医美机构,做双眼皮手术。没想到钱还是不够,于是她又跟医院贷款一万多元的才凑够手术费。

自称是医院院长亲自主刀,结果两个眼睛成了大小眼,提肌无力,看着“就像眼睛上挂着香肠”。之后与医院沟通无果,她一个人在外地人生地不熟,又不敢维权,整个人的状态越来越差,结果被诊断为抑郁症。

许多年过去了,秦妍一直被眼睛的问题困扰着。她想过修复,但想到第一次修复的结果,她又很害怕——再做不好可怎么办?


医美向善,新氧启动医美公益平台

10年过去了,但这些女孩依旧没有得到修复,我们在关注医美乱象的同时,谁来关注乱象背后的个人。

为发挥医美向善的力量,帮助整形失败的人重新找回美丽和自信的人生,2020年,新氧发起医美公益救助,先后帮46岁贵州农妇沈琳重建丢失43年的鼻子、帮33岁四川女孩罗莉完成兔唇和鼻子修复、帮33岁四川女孩小琳走出巨乳缩小失败的困境......

前文中讲述的三位女性,在新氧公益的帮助下,通过专业修复手术,摆脱了整形失败的噩梦,开始了新的人生。

2020年,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综合监管执法工作的通知》中国医美行业自律行动启动、关注黑医美受害者的公益救助落地,这一年,被视为医美行业规范发展的元年。

2021年3月18日,新氧召开发布会,宣布联合丽格发起整个社会对患有先天性唇腭裂、小耳等天生缺陷的未成年人的救助计划。对需要救助的孩子一直跟踪治疗到18岁,完成患儿所需要的系列治疗,如唇腭裂、烧烫伤、巨痣症、小耳畸形等体表问题,畸形矫治、医疗美容以及心理辅导。公益救治将在捐助人一对一的监督之下,陪伴患儿来到18岁,给患儿一个真正的“成人礼”,以最佳状态进入社会。

新氧还与世界著名时尚杂志ELLE一起创建了“Young Help”计划,希望更多有需要的人,通过这个计划进行报名,并得到帮助。

新氧公益负责人艾晓宇表示,对于这些人的帮助,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更需要医美行业自身进行公益探索。

因此,新氧启动了公益平台化资源整合,发挥平台优势,联动公益组织、头部医疗集团,开启了医美机构免费捐赠,新氧公益全行业支持的新模式。对医美公益进行升级,延伸公益救助帮助更广泛的人群。

在医美公益探索的带动之下,遗憾和伤痛正在被慢慢弥补和修复。但是,“放张床就敢动手术的居民楼医美工作室”“胆肥手黑只认钱的无良无证医美医生”“整形失败投诉无门又不敢修复”“因为整形掏空钱包欠债多年”,种种乱象必然不会在短期内消失,科学合理的监管,行业的自律与规范,以及更多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的共同推动,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文中案例涉及人物均为化名)

本文作者:知顿君

好文章,需要您的鼓励

知顿slogan
下一篇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