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青峰财经x峰朗商学院联合主办的「品牌成长营」活动邀请到权大师创始人兼董事长孟潭女士做专题分享。本次分享谈及话题包含:知识产权对创新企业意味着什么?知识产权立法体系的本质是什么?创新企业布局应考虑哪些因素?现实场景中如何利用好知识产权为企业的商业利益服务?
嘉宾简介:
中美专利代理人,约15年高端知识产权服务经验
北京市知识产权库专家
权大师创始人兼董事长
北京布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
著有图书《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实操指南》
(以下是孟潭分享实录,青峰财经编辑整理,有删减。)
孟潭(权大师创始人兼董事长):很高兴有机会跟大家分享!我个人从事知识产权服务已经有15年了,早些年主要是服务高端知识产权的客户,类似华为、腾讯这样的第一批到海外申请的知识产权企业。后来我在硅谷工作了4年,再往后我创立北京布瑞(brightip)以及权大师这两家公司,在整个过程中,我个人主要是为企业的CEO们服务,在我的理解里,知识产权更多是为商业服务。今天我的分享主题是《创新企业如何制定可落地的知识产权战略》。
知识产权对于创新企业意味着什么?
很多人创业的过程中,都有一个朴素的想法就是未来我的企业有没有机会IPO。我们看到,现在知识产权对于IPO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我们对第一批科创板企业做了跟踪。第一批科创板一共25家企业,基本上每一家企业都有知识产权。其中50%以上的企业知识产权超过10件,而且有36%的企业在海外都拥有10件以上的知识产权。为什么科创板的企业都有知识产权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科创板代表的是创新。那么在创新的过程中,我们用什么来佐证我们具备创新能力呢?知识产权可以说是它的最好的、也是唯一的一个载体。
我们看到,在科创板特别是第一期中,有三家企业因为专利的原因而导致或延迟、或停滞、或上市之后被诉讼。我要举的第一个案例就是安翰科技和重庆金山。
2019年底,青峰财经的魏老师就这个热点来采访我,我看到网上大家一边倒的观点,认为重庆金山恶意诉讼安翰科技。实际上我的观点略为不同。因为安翰科技实际上它的知识产权的数量大概有100多个,而重庆金山有600多个。我们姑且先不论重庆金山专利的质量如何,但是它的确在数量上是压制性地大于安翰科技。虽然重庆金山指控安翰科技的8件专利最后都被无效掉了,被无效的根本原因在于重庆金山的专利质量不够好,或者是专利范围有问题。
从这个例子也看出来了,知识产权对于上市公司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是上市的本体公司还是对于上市公司的竞争对手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手段。
同样的,我们看到因为商标而导致IPO的延迟的案件也非常多。我举几个小案例。比如“大姨妈”,原来是“大姨吗”。当他们刚刚宣布品牌升级的时候,它的竞争对手美柚就将这个商标的三个类别全部无效掉了,这对它的IPO造成了极大的隐患。因为主品牌如果存在权利的不稳定可能会对公司前景造成不确定性。
我们再看一下乔丹这个商标,大家很容易把它和体育巨星乔丹联系起来。成也乔丹,败也乔丹。乔丹体育和NBA球星乔丹就商标权的纠纷由来已久,虽然乔丹体育的财务报表不错,但因为这个纠纷它一直没有办法走向IPO。
再来看一个游戏领域的案例。大家可能普遍感觉游戏跟商标的关系很小,比如说《宾果消消消》,原来叫《宾果消消乐》,因为跟另一款游戏《开心消消乐》名字比较接近,被《开心消消乐》提起诉讼最终改名为“宾果消消消”。当年其提出IPO时,“宾果消消消”在第九类核心商标未注册下来,导致当时的IPO充满变数。
所以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来,现在知识产权对于我们创业者、或者创业企业要走向资本市场来说变得尤为重要,至少我们要尽调避免知识产权的纠纷。如果要想避免知识产权纠纷,就意味着打铁还要自身硬,我们需要做好全方位的知识产权的保护。
知识产权的分类
现在我们在媒体里经常提及的IP,指的文学版权、音乐版权、作品版权等。但实际上IP是“知识产权”这个词的英文缩写,版权仅仅是IP的一个下位概念。
知识产权都有哪些分类?
整体来说,知识产权分为两类:一类是工业产权,一类是版权。
什么叫工业产权?主要是指在商品的生产、交易过程中形成的产权,具体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和制止不正当竞争。
■专利权。专利权又分为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通常产品技术型公司可以通过专利权保护。
■商标权。商标简单说是服务和产品的名称。我这里把服务标记、货源标记,厂商名称、原产地名称都统统归纳到大的商标权的里面;也有一些分法是将这些权利与商标并列。但因为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们会将服务标记、货源标记、厂商名称和原产地名称都登记为商标,作为商标权固定下来;所以我认为按照目前我的这种分类方式也是可行的。
几乎每一个公司都需要申请商标,无论你是创新创业型企业还是科技型企业都需要商标,我们可以把商标比方为一个人的名字。后面我们会讲到,随着现在商业的广度、跨地域、线上化的转变,导致商标越来越重要。
■制止不正当竞争。这里主要是指商业秘密、技术秘密等。对于我们认为无法用专利权保护的技术方案(后面我们会讲到专利权的本质,公开是专利的一个重要特征),我们就可以用技术秘密来保护。比如最有名的案例——可口可乐的配方。它本身也是可以作为专利权保护的,但是专利权的保护只有20年,而且很多时候,他人可以在你的专利基础上增加一些技术特征,来形成外围的专利,对你形成禁锢,所以企业最终选择采取技术秘密的方式去保护。技术秘密保护也是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的。
当然,商业秘密的广度会更广一些,除了我们说的这样的配方等等,包括你的客户名单,包括你的报价,包括你的商务细节,这些都可以用商业秘密来保护。
与工业产权相对应的是版权。版权就是自创造产生之日起,自然所形成的一种权利,这种权利不需要去官方做登记就可以获得。比如书本上画了一幅画、写的一句话,都是我的版权。版权又可以细分为很多种类,比如说文学、艺术、演出、录音、制图、绘画以及计算机软件。
商标的本质
接下来,我们讲一下,商标的本质或者说作用。
1. 商标是用来区分此产品/服务与彼产品/服务。
商标是区分一个产品/服务与另一个产品/服务,侧重的是区别性。这意味着商标它需要与在先注册的商标具备差异性,如果一个商标与在先的商标相同或者高度相似的话,就无法注册下来。
2. 商标的价值是其对应的产品/服务的价值体现。早布局成本低,晚布局成本高。
比如,大家都知道,滴滴曾被诉商标侵权遭索8000万的案例。还有我们看到“湘粤情”这个商标,最早的卖价超过3个亿。“商标”申请的成本是很低的,可能只有几百块钱。但是为什么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它的价值再增加呢?这是因为商标的价值,更多的是对应的产品服务价值的影射。
所以,早布局的时候,你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还没有附加之上,你的成本是低的。但是如果布局晚了,叠加了对应的产品和服务价值,成本就非常高了。
群里可能有很多的朋友,商标拿不下来,被人抢注觉得很郁闷。实际上这种郁闷的产生在于,你布局晚了,如果布局得更早,在商业起始之初的话,如果遇到商标被抢注了,可以换一个名字,这种情况下决策就非常简单;或者可以购买一个名字。现在所有的痛苦都是因为布局晚了而导致成本增高造成的。
3.好的商标可以提升客户对产品/服务价值的感受。好的商标名称的价值。
一个好的商标名字可以提升客户对它产品/服务价值的感受。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所有人在创业之初,都会绞尽脑汁去想一个好的名称,去寄托我们对产品和服务的期望,就跟给孩子取名字一样,我们认为好的名字可能让他的未来走得更加顺畅。
4.商标是商誉的载体。
商业活动最终累积的是我们的商誉。很多人去购买一个东西,在不了解这个东西的时候,其实看的是这个名字、这个品牌。那这个名字和这个品牌代表的是什么呢?代表的是这个产品的商誉,而我们信任这个商誉。
比如像稻香村,可能很多人到了北京没有吃过稻香村,他也不知道味道好与坏。因为对于这样一个历史品牌的信任,他会愿意购买这样一个商品作为礼物带回去。假设我要把稻香村这个品牌卖给别人的时候,如果没有商标作为载体,我要怎么做?可能只能做公司的转让,要不然很难说这个权利为什么属于谁。但如果有商标的情况下,只需要通过商标转让,就可以把对应的商誉转让出去了。
知识产权的运转规则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商标的运转规则。
我们首先生产了服务/产品,在提供服务/产品的过程中,我们会不停地累积商誉。在注册了商标的情况下,商誉越大,商标的价值会越大。同时,因为有了商标权,就可以去打假和维权;打假和维权的结果是市场被净化了,当市场净化后就可以留给我们的服务/产品足够的市场空间,我们的服务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就可以进一步提升,那我们的商誉会得到进一步的累积,所以它其实是一个闭环。
如果没有了商标权,就会发现虽然我们的商品和服务越来越好,但累积的商誉没有了载体,如果这个时候有人假冒伪造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我们没有一个权利可以去采取行动,自然这个市场上我们的生存空间就会越来越小。比如New Balance中文商标被抢注,结果被市场上泛滥的假货一度逼出中国市场。所以,商标是串起你的整个商业闭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商标是我们每一个创业者和创业企业必须要重视的一件事。
专利制度的本质
我们再看一下专利制度的本质。
专利制度非常重要的本质其实就是公开换保护。只有发明人把自己的技术公开,那么整个技术迭代的周期才能快。但是每一个技术创新都是发明人付出劳动心血的,为什么能有能力让发明人公开呢?好,这个时候知识产权制度就起到作用了。只要发明人公开了自己的创新技术,国家就用国家机器保障发明人的独占实施权,根据不同的专利的属性,或者10年、或者20年的专属权。只有这样,专利权人才有动力去公开自己的创新和发明,才能够让整个行业技术的更新迭代做得更快。
这也是为什么工业时代英国发展得最快,因为英国最早提出了知识产权制度。专利制度是伴随着工业而产生的,后续传到美国、日本等国家,知识产权制度是日本的立国根本制度,这才有了这些国家的快速发展。
既然我们说公开换保护,那么我们就从攻守两方去看。对于自己的专利,将自身的技术方案公开,如果符合条件就能获得一定期限的保护,如果未能获得授权那就相当于无私公开给公众了。
对于他人的专利,第一,可以知道他人的研究成果,作为自己研发的基础;第二,了解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去看竞争对手在关心什么,因为竞争对手在申请什么样的专利保护,就意味着他的钱投入在哪里,意味着他未来的市场方向是什么;第三,我们可以了解他人的权利范围,只有了解他人的权利范围,才知道我们的行为准则在哪里。
知识产权的运转规则
接下来讲一下知识产权的运作规则,我们可以从市场攻守两方去看。
先看技术这个点。我们做足够多的专利保护,目的是为了什么?第一个很容易想到的目的是阻止竞争对手进入领地。当我方的专利做得足够好的时候,竞争对手要进入这个领域,就会触犯我方的权利。这个时候就形成了制约竞争对手的手段。
如果我们想在竞争对手的领地上撕开一个口子该怎么办呢?同样也需要做专利。只有你对竞争对手的专利形成了反包围圈,让竞争对手的每一个改进方案都有可能侵犯你的权利的时候,你才有可能在竞争对手的领地上打开一个口子。
在这一块上,其实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就是华为。我们这支团队实际上是早期服务华为的一支团队,我的老师从04年开始服务华为,到我们06年开始服务华为,最早的时候我们帮华为布局2G、3G的专利,采取的方式就是在竞争对手的领地做外围专利。也就是说,基于竞争对手的技术方案,将尽可能多的改进方案申请为专利,这就意味着竞争对手只要改进它的参数、性能,都有可能会侵犯华为的权利。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当华为的专利足够多的时候,可以与竞争对手形成一种交叉许可的方式,那么在这个领域里,华为就有可能打开一个口子,参与市场竞争。再看看华为在5G的领域的布局,华为在5G领域申请了非常多的核心的专利了,那么这个时候它是在阻止竞争对手进入领域。可以看到,华为的知识产权布局是非常的高瞻远瞩的。
除了在技术这一块,我们再去看一下在PR这一块的攻与守。
知识产权在PR上有两个作用:第一,正面的品牌宣传,佐证我方的实力。越来越多的企业,乐于去宣传,我有多少个专利、多少个外观设计、多少个实用新型,来证明我方有多么强的创新创意能力。
第二,通过司法和行政手段阻止竞争对手的前进步伐。比如我们前面看到通过知识产权诉讼阻碍竞争对手上市、融资的例子。
大的环境上中国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近年来,中国在知识产权法官、法院以及法律上越来越严苛的保障制度,使得知识产权完全可以,以及未来肯定会成为阻止竞争对手最大的一个法宝。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知识产权,我们又拿什么去当子弹呢?
实际上,我们应该去鼓励知识产权的有效的利用。如果我们申请了知识产权,然后我们去使用它,无论是最终真正形成的侵权,还是我能形成一定空间里的,比如说市场宣传口径、舆论上的优势,还是说更长期的阻止竞争对手的前进路径。我认为这都是我们有了知识产权这个“米”,我们去做的“一道菜”,这是应该被鼓励的。
举几个例子,来理解一下知识产权在整个的商业运转过程中,可以起到哪些作用。我们看到,很多时候醉翁之意不在酒。所有的目标,都是为了在市场上获得更好的一个站位。
比如苹果和小i机器人之间的一个知识产权的诉讼。当时小i机器人诉苹果的Siri侵犯了它的语音机器人的专利。最终的实际判决是小i输了,因为法院判定的是苹果并没有侵权小i的专利权。也就是小i机器人的专利权虽然是有效的,但是它的权利范围界定存在一些问题。
小i机器人输了是不是意味着它的这场官司白打了呢?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这个官司引起了整个社会对于小i技术的关注,大家发现,原来这家公司的语音机器人这么强,所以,才有了这家企业的快速发展。小i是我们的客户,我亲身经历了一两年内办公楼就从一层楼扩大到一栋楼楼,再到几栋楼。
从这个例子里可以看到,即使是一个不足够好的专利,只要你运用得恰当,实际上对企业的发展也是助力。
我们再看一下稻香村的案例。稻香村有北京稻香村和苏州稻香村之分,这两家公司都是百年老店,最近这一些两家公司一直在互相告来告去。但在我看来,这它们两家的产品,可以说是一荣俱荣,一毁俱毁。为什么?因为大部分客户并无法区分北京稻香村和苏州稻香村(这两家稻香村他们的产品不太一样的,北京稻香村主要是一些传统北方面点,而苏州稻香村是汤圆、蜜饯、糖果等南方糕点),他们只认识“稻香村”三个字。当他买到北京稻香村的时候,如果他觉得不好吃,他就会迁怒于稻香村这个品牌;如果有人告诉他北京稻香村味道不错,他可能会去买苏州稻香村的产品试试。所以一个品牌,对应的其他产品是什么样子,运营的人是什么样子,其实对消费者来说,很多时候并不重要,所有的商誉都载在“稻香村”这三个字上。题外话,这两个公司的案子非常有意思,苏州的法院会倾向于支持苏州稻香村,北京的法院可能会倾向于支持北京稻香村。反正两个公司都是国企,实际上我私下认为两家因为品牌在消费者眼中已经到了利益共同体的感觉了,消费者的角度真的不太能区分它们俩。
再看百度和搜狗之间的一个知识产权的诉讼。最早是搜狗发起诉讼,诉百度1.4个亿,这在当时是一个很大的新闻,因为在当时是诉讼赔偿标的最高的案件了。当然现在看,这个案子搜狗肯定不能说赢了,百度把搜狗很多专利都无效掉了。
但是搜狗是不是就输了呢?或者说搜狗是不是白告了呢?毕竟搜狗最终没有拿到1.4亿的赔偿,而且这个官司的判定也是各有千秋。但在当时,这个案子为搜狗在市场舆论上带来了非常正面的影响。
当时大部分看到这个新闻时,感觉都是哇噻!原来搜狗的技术沉淀已经这么厉害了,居然敢跟百度叫板了。首先加强了大家对搜狗技术能力的加分,因为它傍着百度在打。另外,这个诉讼的背景是百度输入法对搜狗输入法造成了一些市场影响,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好像比赛场上教练喊一下暂停。这到现在也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方案。
再看一下华为,华为是整个中国科技企业在做知识产权布局时都应该学习的榜样。华为每年将自己的研发成本的10%左右花在知识产权保护上,这是一个非常明智、有战略远见的举措。很多创始人投入几百万、几千万,甚至更高的费用来研发产品,但是他做知识产权保护的时候,却恨不得一个专利只花几千块钱。这就好比建立一幢大楼,装修都非常豪华,但是只想用最便宜的材料去打地基。这是不明智的决定。好的知识产权其实对代理人的要求非常高的,好的知识产权一定要用好的机构、好的代理人去保护。
我们再看一下南极人这个案例。南极人最早是做保暖内衣的,生产制造的利润是非常低的。但是南极人通过在保暖内衣上的商誉,做成了一个相对知名的品牌,之后将这个品牌越来越多地许可授权给其他的一些厂家去使用。比如说袜子、内衣等等一些厂家。如果大家在京东、天猫这样的平台上去搜索服装、内衣、甚至包括小家电,都能搜出非常多的南极人的品牌店和产品,其实这些厂家几乎都不是南极人。
南极人却通过品牌管理,把在保暖内衣上的商誉转移给其他小的厂家。同时,这些厂家,在符合南极人规范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南极人这个品牌获客,相比于没有品牌获得更加容易。当这些厂家用南极人的规范去服务更多客户的时候,累积下的商誉又反向叠加给南极人。可以看到,把南极人这个势能叠加得越来越高。现在南极人自己的产线基本都停掉了,但它的收益越来越高。现在南极人的商标许可的方式,有整体的年费,同时还有吊牌费(一个吊牌至少5到8块钱)。对比做实业(可能一件衣服的利润也没有一个吊牌高),南极人的财报是非常让人惊叹的。可以说,在商标运营方面,南极人是目前整个行业操作得最好的品牌,没有之一。
和很多创始人交流的时候,他们常常有这样一些疑问:
1. 我们申请的专利好像没啥作用?
2. 获得授权就一定阻止对手吗?
3. 只要靠打官司才能获得收益吗?
接下来,我来回答大家的这些疑问。
法律上如何判断侵权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法律上是如何判断侵权的。
法律上判定专利侵权依据的通常标准是 “单一执行主体”执行专利 “权利要求1” 记载的 “全部特征”。
首先说“单一执行主体”,如果多个主体执行了权利要求1的全部技术特征,法院是很难去判定其中任何一个方侵犯了您的专利权。(编者注:个别共同侵权的案例不在此讨论)
很多专利“权利要求1”描述的执行主体一会A一会B一会C。在这种情况下,大家都可以使用您的技术方案,但没有任何一个人会被判定为侵权。
再说“权利要求1”。我经常碰到客户对我说,“孟总,竞争对手侵犯了我的专利权,你看他的方案都在我说明书里记载着呢”。然而,没用!说明书里记载的方案仅仅是为了支持权利要求1,所有的侵权判定的过程中,只看权利要求1。而且权利要求1代表了整个专利的范围。
结论就是,各位创业者企业家一定要关注权利要求1。我们很多的发明人看代理人写方案的时候,只看说明书,感觉说明书描述都是自己提供的方案就很不错。其实上,最重要的是权利要求1。我们决定一个代理人的专业水平高低就在看权利要求1写得是不是足够强大,所有的说明书都是为了最终让符合客户商业需求的权利要求1能站得住脚。这里面当然有很复杂的作业行为和准则,后续有机会与大家详细分享。但一定要记住关注权利要求1。
最后要记住的是“全部特征”。比如权利要求1有8个步骤,但是如果竞争对手只执行了其中的7个,不执行第8个,它也不侵犯你的专利权。有不少客户最早会跟我反馈,认为代理人将发明的而一些必要步骤删除了。实际上,我们也见到非常多代理人会写一些很没有意义的步骤。虽然在阶段客户都觉得在当场的场景是有必要的,但如果你把专利权放到20年的周期去看,其实都不用20年,按照现在技术的发展速度,可能一两年这些步骤就没有用了。比如说有写专利会写利用电池充电,可能过几年就没有电池了;比如很多专利会写“当输出结果是正向通知客户”,如果现在竞争对手改为不通知客户呢?那他也不侵犯你的专利权。所以你可以看到“全部特征”也是很重要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在强调,一个好的代理人跟一个好的发明人是同样重要的,只有深刻理解商业、技术、法律的代理人才能真正的为发明人提供好的保护。
接下来,我们想强调的是,专利的质量和专利的数量之间是需要平衡的。
我们如果把专利的攻守类比为打仗。专利的质量就好比城墙的质量,专利的数量就好像城墙的围数。比如我们只有一个高水平的案件,就需要我们的城墙东门,没有西南北门我们又如何能形成好的防守呢?这就是质量和数量之间需要平衡的原因。
获得授权就一定能阻止竞争对手吗?
这取决于三大因素:
(一)涉案专利的质量问题。第一,涉案专利有明显的撰写质量瑕疵。就好比我们之前讲的小i机器人与苹果诉讼的案件,本身是可以授权的,但专利范围有瑕疵。第二,有明显的法律瑕疵。比如没缴费,专利权都过期了。第三,明显不符合授权条件。以为递交了专利就可以了,但很可能最终无法获得授权。
(二)侵权赔偿难的问题。有三种情况都比较难获得侵权赔偿。第一,通过某些简单的规避设计就可以逃过侵权认定。虽然我们的专利是有效的,甚至一定程度范围也合适,但是对方通过简单的规避设计,就不侵犯专利权。第二,在专利权获得授权之前,侵权行为已经结束了。比如说一个专利/商标从申请到获得授权正常都需要6到9个月,但是产品投入市场之后,山寨的商品销售期可能就三个月,等我们获得专利权/商标权后,发现压根找不到侵权方。当然这种情况,现在各地的保护中心有途径帮助权利人更快的获得授权,最快可能十几天、一个月都有可能获得一个专利权。第三,销售侵权产品获取的利益远大于侵权赔偿。山寨确实是侵犯我们的专利权,但是它获得授权的收益比它赔你的钱还要多(因为要获得赔偿的上,我们需要长久的官司、取证、执法)。
(三)权利对抗问题。第一,在现有专利基础再改进,形成新的对原权利人造成威胁的专利。对方可以在你的专利权上面去做外围的权利,就像我们刚才提及华为的例子一样,对已有专利做再改进形成新的专利,最后逼着在先申请人形成交叉许可。第二,引进第三方的知识产权对抗。当一个企业可能会侵犯你的专利权时,它有可以引入第三方权利来对抗你,这是现在专利池存在的底层逻辑。这种第三方权利,既可以是从第三方买过来的,或者是许可过来的。
当我们了解到即使有专利权也不一定能阻止竞争对手的可能性,我们就知道问题出现在哪里。这样当我们想要达到一个目标时,我们实际上都是有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所以,不是专利没有用,是不好的专利、或者不正确的专利策略导致没用。
基于商业目的的专利撰写
在进行专利撰写的时候,或者是在进行专利布局的时候,大家未来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从你的商业场景出发,然后倒推到技术点,最后基于技术点形成专利。
我先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技术点和商业利益之间有的时候不是完全一致的。星巴克有一款双层杯子,两层之间会有一些小玩偶、小动物装饰设计。从技术的难点上来看,杯子的保温技术可能是一个难点。但当山寨这个杯子时,通常都是山寨这个杯子的外观,购买山寨杯子的人更多希望让大家“看”到自己在用“星巴克”的杯子,给自己一个标签感。同样的例子,比如多功能服装,功能材料可能是难点,但大部分山寨抄袭的是款式和logo。也就是说商业买卖可能是结构设计和外形,但技术难点可能是功能和材质。
目前,在国内大部分的企业是怎么做专利的?找到技术研发人员,问你们有什么发明创造,写一下专利交底书给到代理机构,然后代理机构基于这个文档写个案子,回头如果有竞争对手侵权了,把案子挑出来看看,看哪个案子能阻止竞争对手,碰到了幸运,没碰到就是倒霉,这是通常中国式的做法。
我从毕业就开始帮助中国最优秀的企业到海外申请知识产权,以及后来又在美国硅谷学习工作,我所受到所有的教育理念是,知识产权不是为技术服务的,知识产权是为商业服务的。所以我们思考问题的思路都是:我们的商业模式是什么?我们的场景是什么?我们的竞争对手是谁?我们要阻止谁来做?我们在阻止每一方的时候,我们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什么?我的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是什么?这个手段现在有没有人做?我们要去检索,然后我们深入地分析这些技术点。最后我们才说,“好,研发人员,辛苦您来把这个技术点完善,我们要基于此写专利”。所以在每个专利出来之前,都非常清楚地知道:它要帮助我实现的是什么商业目的?阻止的是谁入场?这是我们应该学习和掌握的方式。
归纳一下,基于商业目的撰写专利的步骤如下:
1.商业模式场景构思
2.挖掘技术问题&解决手段
3.海量专利检索
4.深度分析技术点
5.具体专利申请建议
6.申请优先级别排序
只有靠打官司才能获得收益吗?
接下来,我们回答“是不是只有打官司才能够获益?”这个问题。
有不少企业已经有了一些知识产权,他可能会认为如果没有竞争对手侵权、不需要打官司,这些知识产权就是成本,有一些就够了,多了就是浪费钱。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IP其实是弹药,我们需要枪,用好了其实是有杀伤力的,IP是米,需要巧妇,有了IP我们就可以做出一道丰盛的菜。
我们首先看一下ppt里最下面的选项,IP与司法和执法的结合,就是我们说的靠打官司获益。这仅仅是其中的一种。IP与其他的结合还有很多。
IP与品牌的结合,前面讲很多的例子,这里不赘述。
IP与营销去结合,比如说招投标的过程中,知识产权已经是一个重要的门槛,甚至我们很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招投标会规定了各种类型知识产权的数量要求,通过这些去筛选供应商。
IP与产品研发的结合。很多人会觉得,我自己不申请知识产权,我的产品技术人员就不需要关心专利。实际上就算自己不生产,别人的专利文献也是找寻产品研发解决方案的最好途径。
IP与资本的结合。利用IP阻止竞争对手进入资本市场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之前的案例也提及过。又在美国,可能经常可以在媒体看到,有企业知晓竞争对手要融资了(不仅是上市),就会起诉竞争对手侵犯了知识产权。实际上最终的结局怎么样并不是最重要的,只要给企业赢得了一定的时间,就已经达到目的了。
再举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例子,香港是一个很小的地方,而且是一个金融市场;作为消费领域来说,并不是一个大的消费市场。但是,类似腾讯、阿里这些科技公司,很愿意在香港去做专利。06年、07年我们开始服务腾讯的时候,我最早是困惑的,去美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这些地方申请专利,大家都可以去理解,因为这都是大市场或者是潜在大市场。但是为什么会在香港注册呢?后来想明白了,因为腾讯和阿里都是在香港上市的,所以彼此都在上市地注册了大量的专利。因为他们害怕在上市地、交易所在地,被人告专利侵权,如果没有专利权可以防御,这就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因为资本稍微一波动都是巨大的利益。同样如果在别人的上市地布局了大量的IP,那么任何时候,只有手里有工具,总是有各种选择的可能性。
企业商标监控
我看到今天来听分享的有很多做品牌的朋友。最后想跟大家安利一款权大师的产品——“企业商标监控”,这个产品对于线上的的很多朋友应该都是有用的。现在我说一个简单的案例,来告诉大家我们这个产品是干嘛的。
这款工具能把这个企业名下所有的商标都管理监控起来。在左侧栏有“全部商标”、全部近似、可异议、可驳回、可续展、可变更和可撤三,后者每一个类别都代表着是不同的风险。
比如说,“全部近似”是把该企业注册的所有商标跟现有商标数据库所有商标进行对比,把近似的商标展示出来。目的是什么呢?举个简单的例子,您申请商标时,代理机构会跟您说这个商标的通过率是70%和80%,他是通过查询工具去查询您想要注册的商标与查询时所有公开的商标去对比,那么对于您注册商标时未公开的商标是无法查询的。比如您在2019年1月1日注册商标时,是无法知晓12月份是否有人注册了相同或高度相似的商标,但等2月1日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知道了。但是对于代理机构而言,处理完这个案件之后就过去了,就不会再去跟踪了。但如果您听从了代理机构高通过率的建议,您就尽情投入市场、进行市场宣传,而实际上在您递交日前一天有人递交了同样的商标,最终您是不可能拿到这个商标权的,那么影响就会很大。
比如在伊利这个案子里,我们看到它在2019年12月12日申请了“睿护”,而在2019年11月7日以及2019年10月23日有人在同样的类别也注册了“睿护”,在2019年12月12号的时候,伊利可能认为他的通过率很高(因为那个时候10月23号和11月7号的数据很有可能没有公开),但现在看,这个通过率就很低了。通过这个工具我们就可以把这一类风险提示给他。“植选”这个商标的情况也是一样的。
所以,对于大家的核心重要的商标,在拿到权利之前,一定要持续性查询这个标的在先注册情况。
妙趣和甄稀GEMICE,这两个标叫做可异议的标。妙趣和甄稀GEMICE应该都是伊利的重要核心标,而且妙趣已经注册成功了。但是依然会有人后续去注册一个近似的标,比如增加一点字,比如妙趣森林。或者减了一些字,比如去掉英文字母的甄稀依然在被注册,而且现在处于初审公告期。如果这个时候伊利不去提异议,对方一旦注册成功了,后续要去无效它是很麻烦的,但现在提异议会简单很多。
这个案子是想让大家去注意,对于已经相对知名的商标,会有人去傍你的大腿,一定要时刻监控这种风险,但代理机构一般是不会主动去帮你监控的,一定需要大家自己有这个意识。
再往下,如果商标到了十年续展期,或者,申请人名称或者地址变更了,都需要提示客户及时续费或者做变更。这些都是日常性的工作,但是一忙就会忘掉,有了这款工具,所有的风险都会被第一时间提示,再也不会被忘掉。所以如果大家有重要的品牌要保护的话,这款工具是非常好的一个风险控制的利器。
权大师目前服务了大概20多万的企业客户,其中有10多万的付费客户,是一个非常大的企业级服务平台,也希望以后有机会能跟大家做更深度的沟通。我们权大师的理念就是“极致服务,极致价值。”我们希望用我们的能力去给客户提供性价比最高、最专业的知识产权服务。 (完)
关于权大师:
权大师是以技术和数据为核心驱动力的知识产权产业服务平台,权大师是2018年中国商标申请量最大的平台,2019年申请量约30万件。权大师服务了如海尔、腾讯、唯品会、小牛、黛安芬等20万家大中型企业客户。旗下北京布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是一家定位一切从企业的商标目标为出发点,为企业提供真正有价值的知识产权服务的高端精品事务所,目前服务了超500家各行业龙头的高科技创新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