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疏通经络养生和治病?

原创 2021-4-13 话题分类:女性
摘要: 中医的五大技法(针、砭、灸、导引、按跷)都是疏通经络的好方法,通过刺激经络、穴位激发精气,达到通利经络、调和气血、旺盛代谢、增进人体健康等目的。

近些年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久坐伏案、暴饮暴食、大量饮酒、长期熬夜的人越来越多。而吃得太多,运动太少,身体运化代谢不完全,便形成各种淤堵毒,导致亚健康甚至疾病的发生。中医提倡的养生方法有很多种,今天我们主要从经络调理的角度来谈谈大家都非常关心的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话题。

傲骨女人携手北京恩平中医研究院推出【健康与美 吴用道来】中医养生系列栏目,由北京恩平中医研究院院长吴用主讲,本期话题聚焦经络养生。


以下内容为吴用的主要观点:

从中医角度看,我们的身体是一个交错纵横的网络,穴位是“点”(经络上气血最旺盛的点),经是“线”,络则是“面”,经络分布于人体内外表里,将五脏六腑、五体、五窍、四肢百骸等联结为一个整体。

清代名医叶天士在其医学著作《临证指南医案》中提出:“初病在经,久病在络”。意思是说,随着病程进展,病位会由浅入深,病情由轻到重。一旦有外邪侵体,会首先通过主干道进入,然后慢慢再通过辅路渗透到身体的各个角落,浸润整个机体。

一般来讲,“疼”是经络不通的初发期,位置在“经”;“麻”“肿”“胀”则代表经络不通的进一步加重,扩散到“络”。经络困阻,气血难以濡养全身,导致不适。因此,如果平时身体有莫名的疼痛,可以采取点面结合的方法来疏通经络。


手绘:羽墨

中医的五大技法(针、砭、灸、导引、按跷)都是疏通经络的好方法,通过刺激经络、穴位激发精气,达到通利经络、调和气血、旺盛代谢、增进人体健康等目的。

经络堵塞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影响?举个最常见的例子,很多通过剖宫产生过孩子的女性,会发现生产后的几年内身体大不如前,最主要的原因是,剖宫产破坏了人体非常重要的一条经络——带脉,剖宫产手术将人体皮肉筋骨血等组织全部割断,总共有14层组织被破坏,通过产后愈合,皮肤组织虽然可以恢复,但是经络运行的通道却被破坏掉了。带脉不通的女性,容易肥胖,脂肪主要堆积在腰腹部和大腿处;容易手脚凉,容易得妇科疾病,因为经络循环不好。

所以不要小看伤疤,其实外伤对身体造成的伤害,在经络上的体现非常明显。有些小孩子磕破过头,缝合伤疤后,导致那个地方经络运行不畅,也影响身体发育甚至长个,有条件的情况可以做经络疏通,经络通畅了伤疤也能消失。

还有一些人是经络里进了邪气,比如贼风,最常见的是面瘫。人在很热的时候汗毛孔张开后受了风寒时特别容易得面瘫。面瘫是因为贼风阻塞了经络,让面部气血运行出了问题,气通血不过,所以没有足够血液去濡养肌肉,才会呈现出五官变形等特征。这种也需要通过经络调理,将贼风排出体外,恢复面部的气血正常运行。

经络穴位养生保健好处固然多,但是要有专业人士的指导,不能胡乱操作,否则会给身体造成负担。

接下来我给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通过按摩穴位、调理经络起到养生、治病的方法,这些方法简单易操作,掌握后就可以在生活中给自己和家人进行保健了。主要手法有九种:揉法、拿法、拨法、拍法、摩法、擦法、推法、抹法、点法。运用这些手法的基本要求是持久、有力、均匀、柔和,从而达到深透和渗透的目的。

一、按压肝脏排毒要穴——太冲穴。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调控肝经总气血,生气(肝火旺盛)时可按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前的凹陷中。用拇指按揉3~5分钟,感觉轻微酸胀即可。不要用太大的力气,两只脚交替按压。


二、按压心脏排毒要穴——少府穴。对调节心悸、胸痛、小便不利、遗尿、阴痒痛、小指挛痛等均有效果。

少府穴位于手掌心第4、5掌骨之间,握拳时小指与无名指指端之间。按压这个穴位不妨用些力,左右手交替进行。


三、按压脾脏排毒要穴——商丘穴。商丘属足太阴脾经,主治腹胀、肠鸣、腹泻、便秘、消化不良、足踝痛、神经性呕吐、急慢性胃炎、肠炎等。

商丘穴位于内踝前下方的凹陷中,用手指按揉该穴位,保持酸重感即可,每次3分钟左右,两脚交替按压。


四、按压肺脏排毒要穴——合谷穴。合谷属手阳明大肠经,可治疗虎口区麻木疼痛、头痛、牙痛、感冒、项背痛,能镇静止痛、通经活络、清热解表。

合谷穴位于手背虎口处,于第1掌骨与第2掌骨间陷中。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这个部位,用力按压,两手可交替按摩。


五、按揉肾脏排毒要穴——涌泉穴,这是人体最低的穴位。俗话说:若要老人安,涌泉常温暖。据统计,推搓涌泉穴可防治神经衰弱、精力减退、失眠、高血压、糖尿病、晕眩、焦躁、过敏性鼻炎、更年期障碍、怕冷症(肾阳虚)、耳聋、耳鸣、肾脏病等五十多种病症。

涌泉穴位于足底的前1/3处(计算时不包括足趾),这个穴位比较敏感,不要用太大力度,稍有感觉即可,以边按边揉为佳,持续按揉5分钟左右。


六、内关穴,属手厥阴心包经。按压点揉可治疗胸胁痛、心绞痛、心悸、咽喉肿痛、手臂内侧和掌中疼痛麻木、上腹痛及呕吐等,用于心系养生。

我们的手腕处有几条横纹,在紧挨着手的横纹处放上另一只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在手臂的两条筋中间食指按下去的地方就是内关穴。将拇指垂直按在穴位上,指甲与两筋平行,用指尖有节奏地按压,配合一些揉的动作,要有酸麻胀的感觉。


七、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常按揉可治疗腹痛、腹胀、便秘、腹泻、呕吐等,用于消化系统的养生。古今大量实践证实,足三里是一个能防治多种疾病、强身健体的重要穴位,按摩该穴对于抗衰老延年益寿大有裨益。

把一只手的四指放在膝盖骨的下面,另一只手的大拇指去按压与小指的交界点(胫骨嵴外一横指处),这里就是足三里穴。拇指垂直下按,增加揉的动作,力度要大,不仅有酸麻胀的感觉,最好还要有一些窜的感觉。


八、膻中穴,为“宗气之海,善治气病,具有调气降逆、宽胸利膈、清肺化痰、平喘止咳之功”。上下擦膻中穴,常用于治疗胸闷、乳腺炎、缺乳、肋间神经痛、咳嗽等症。

膻中穴位于两乳之间胸骨中线处。用手指上下擦膻中穴100次,使皮肤稍红即可。


九、中脘穴,常用于治疗胃炎、腹胀、呕吐、消化不良、溃疡等病症。

中脘穴位于脐上四寸。常用摩法和贴膏法。摩法:用手掌面贴于体表穴位上,转动按摩两分钟;贴膏药法:擦净皮肤,取活血止痛膏半张贴于穴位上,两天后取下,停一天可再贴。中脘穴与足三里穴同用,可提高辅助治疗胃病的效果。


十、阳陵泉穴,属足少阳胆经。常用于治疗胆囊炎、肝炎、便秘、下肢瘫痪、坐骨神经痛等。与关冲穴合用治疗胆囊炎效果更佳。

小腿外侧,膝关节下突出的骨头为腓骨小头,腓骨小头前下方压下有酸胀感觉处即为阳陵泉穴。用按揉法按揉2分钟即可。


十一、太阳穴,可改善头面部气血、治疗偏头痛及用于眼部养生。

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就是太阳穴的位置。用拇指或食、中两指轻柔缓和地按揉太阳穴。两手相对用力,由轻到重,逐渐加力,以能耐受为度,持续一定时间,然后放开,反复操作。


十二、四白穴,疏通足阳明胃经。可用于眼部养生,治疗目疾、面痛、面瘫等。

四白穴位于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以中指置于四白穴处点揉。由轻到重,逐渐用力,以能耐受为度,持续一定时间,反复数次。


十三、百会穴,百脉于此交会,百病所主。故百会穴的治症颇多,可用于头部养生、健脑、安神、调节脑部血液循环、治疗头痛、失眠、眩晕等。

以两手四指置于头侧,拇指指端置于百会穴处按揉。力量由轻到重,以能耐受为度,加力至最大限度时持续一定时间,然后放开,反复操作。


十四、风池穴,属足少阳胆经,常按揉可疏通胆经。用于颈项部和头部养生,可治疗头痛、感冒、耳鸣、肩背痛等。

风池穴位于头额后面大筋的两旁与耳垂平行处。按揉时两手四指分开置于耳周,以两手拇指点按风池,做环形点揉。


十五、劳宫穴,点揉劳宫穴可疏通手厥阴心包经,用于心系养生。主治:心痛、心悸、癫狂、痫、口疮、口臭中风、善怒、发热无汗、两便带血、胸胁支满、黄疸、失眠、安神等。

劳宫穴位于手掌心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拇指置于劳宫穴点揉,力量由轻到重,以能耐受为度,加力至最大限度时持续一定时间,然后松开,反复操作,此法主要用于强心清火。


下面我再给大家举一些现实中常见病症用经络治疗的方法。

一、高血压:中医对高血压的认知为肝阳上亢,肝阳上亢与情绪有关。很多高血压患者都有情绪问题,多长期从事高压工作,有的遭遇破产,有酗酒等问题。普遍症状有:容易烦躁和发怒、日间想睡而夜间失眠、头重脚轻、面色微红、手脚冰凉麻木、行动则呼吸急促、神经衰弱、头痛头晕、耳鸣等。

高血压的经络调理:

1、通三阳:自前额部督脉上两眉连线中点(印堂处),沿攒竹、鱼腰、丝竹空、太阳、瞳子髎连线,施以推法,其间连通督脉、足太阳膀胱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温养脑络。亦可施以指揉法,力量宜轻不宜重,速度宜缓不宜快。

2、通督脉:沿素髎至百会连线施以点法、揉法。两手交替进行,力量由轻至重,速度宜缓。

3、梳头栉法:两手十指屈曲,从前至后做梳头动作。

4、推桥弓:桥弓是指翳风至缺盆的连线。推桥弓时应以拇指或四指着力,压力适中,自上而下推。

除此之外,调理高血压患者,还应结合调理饮食和生活作息,做到饮食健康有节并且不再熬夜。

二、肩背痛:肩背疼痛无力,仰抬头受限,双上肢不能上举,腰部疼痛、落枕等。肩背痛一般有明显的压痛点,分布在项后部正中及两侧、肩上部、肩胛间区,亦可有条索及结节。

肩背痛的经络调理:

1、通督脉:沿督脉在颈、背部循行处(风府与至阳之间),施以揉法、拨法,疏调局部经气。 

2、治太阳:在背部,沿膀胱经第1侧线(大杼至膈俞)及第2侧线(附分至膈关),施以揉法、拨法,疏调局部经气。

3、理小肠:由肩贞至肩外俞,沿手太阳小肠经施以拨法,疏导手太阳小肠经。

4、调三焦:点按天髎、肩髎、臑会,以通手少阳三焦经。

5、顺胆气:点拨风池至肩井连线,以通足少阳胆经。

三、消化不良:消化不良多因脾胃虚弱,或饮食不节、过食生冷食物,或因感受外邪,损伤脾胃,以致运化失职而发病,主要表现有不思饮食、呕吐、腹泻、消瘦等。

消化不良的经络调理:

1、揉三脘:两手中指、无名指分别揉摩上脘、中脘、下脘三穴,以调脾胃、通腑气。

2、通胃经:以两手中指、无名指由高骨处向两边分揉而上,且揉且走,揉到心窝,两手相会于巨阙穴。

3、通脾经:以掌或四指从右下腹向上推至右上腹(右侧脾经腹部循行部位),反复推20遍。再以掌或四指从左上腹向下推至左下腹(左侧脾经腹部循行部位),反复推20遍。

4、摩腹通七脉:以掌置于腹部,做环形而有节律的抚摩。在摩腹时,常按如下顺序进行:胃脘部→上腹→脐→小腹→右下腹→右上腹→左上腹→左下腹。此法可通任脉、左右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

养生保健不仅是为了我们个人体魄健康,还体现了一种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我们只有先珍爱自己的健康,才能更好地热爱家人、热爱生活。希望广大朋友能够行动起来,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通过学习、践行这些养生方法,做到有病治病、未病防病。让更多的人身体健康、生活美丽,是《健康与美  吴用道来》栏目最大的愿望,希望广大朋友继续支持我们! (文/傲骨女人编辑整理)

本文为“知顿平台”(https://www.zdone.com)投稿文章,作者:吴用,责编:青青,转载请联系授权,并注明文章原始来源。如有疑问,请您联系我们。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知顿slogan
2021-04-13 13:54:47
如何通过疏通经络养生和治病?
女性 原创

近些年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久坐伏案、暴饮暴食、大量饮酒、长期熬夜的人越来越多。而吃得太多,运动太少,身体运化代谢不完全,便形成各种淤堵毒,导致亚健康甚至疾病的发生。中医提倡的养生方法有很多种,今天我们主要从经络调理的角度来谈谈大家都非常关心的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话题。

傲骨女人携手北京恩平中医研究院推出【健康与美 吴用道来】中医养生系列栏目,由北京恩平中医研究院院长吴用主讲,本期话题聚焦经络养生。


以下内容为吴用的主要观点:

从中医角度看,我们的身体是一个交错纵横的网络,穴位是“点”(经络上气血最旺盛的点),经是“线”,络则是“面”,经络分布于人体内外表里,将五脏六腑、五体、五窍、四肢百骸等联结为一个整体。

清代名医叶天士在其医学著作《临证指南医案》中提出:“初病在经,久病在络”。意思是说,随着病程进展,病位会由浅入深,病情由轻到重。一旦有外邪侵体,会首先通过主干道进入,然后慢慢再通过辅路渗透到身体的各个角落,浸润整个机体。

一般来讲,“疼”是经络不通的初发期,位置在“经”;“麻”“肿”“胀”则代表经络不通的进一步加重,扩散到“络”。经络困阻,气血难以濡养全身,导致不适。因此,如果平时身体有莫名的疼痛,可以采取点面结合的方法来疏通经络。


手绘:羽墨

中医的五大技法(针、砭、灸、导引、按跷)都是疏通经络的好方法,通过刺激经络、穴位激发精气,达到通利经络、调和气血、旺盛代谢、增进人体健康等目的。

经络堵塞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影响?举个最常见的例子,很多通过剖宫产生过孩子的女性,会发现生产后的几年内身体大不如前,最主要的原因是,剖宫产破坏了人体非常重要的一条经络——带脉,剖宫产手术将人体皮肉筋骨血等组织全部割断,总共有14层组织被破坏,通过产后愈合,皮肤组织虽然可以恢复,但是经络运行的通道却被破坏掉了。带脉不通的女性,容易肥胖,脂肪主要堆积在腰腹部和大腿处;容易手脚凉,容易得妇科疾病,因为经络循环不好。

所以不要小看伤疤,其实外伤对身体造成的伤害,在经络上的体现非常明显。有些小孩子磕破过头,缝合伤疤后,导致那个地方经络运行不畅,也影响身体发育甚至长个,有条件的情况可以做经络疏通,经络通畅了伤疤也能消失。

还有一些人是经络里进了邪气,比如贼风,最常见的是面瘫。人在很热的时候汗毛孔张开后受了风寒时特别容易得面瘫。面瘫是因为贼风阻塞了经络,让面部气血运行出了问题,气通血不过,所以没有足够血液去濡养肌肉,才会呈现出五官变形等特征。这种也需要通过经络调理,将贼风排出体外,恢复面部的气血正常运行。

经络穴位养生保健好处固然多,但是要有专业人士的指导,不能胡乱操作,否则会给身体造成负担。

接下来我给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通过按摩穴位、调理经络起到养生、治病的方法,这些方法简单易操作,掌握后就可以在生活中给自己和家人进行保健了。主要手法有九种:揉法、拿法、拨法、拍法、摩法、擦法、推法、抹法、点法。运用这些手法的基本要求是持久、有力、均匀、柔和,从而达到深透和渗透的目的。

一、按压肝脏排毒要穴——太冲穴。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调控肝经总气血,生气(肝火旺盛)时可按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前的凹陷中。用拇指按揉3~5分钟,感觉轻微酸胀即可。不要用太大的力气,两只脚交替按压。


二、按压心脏排毒要穴——少府穴。对调节心悸、胸痛、小便不利、遗尿、阴痒痛、小指挛痛等均有效果。

少府穴位于手掌心第4、5掌骨之间,握拳时小指与无名指指端之间。按压这个穴位不妨用些力,左右手交替进行。


三、按压脾脏排毒要穴——商丘穴。商丘属足太阴脾经,主治腹胀、肠鸣、腹泻、便秘、消化不良、足踝痛、神经性呕吐、急慢性胃炎、肠炎等。

商丘穴位于内踝前下方的凹陷中,用手指按揉该穴位,保持酸重感即可,每次3分钟左右,两脚交替按压。


四、按压肺脏排毒要穴——合谷穴。合谷属手阳明大肠经,可治疗虎口区麻木疼痛、头痛、牙痛、感冒、项背痛,能镇静止痛、通经活络、清热解表。

合谷穴位于手背虎口处,于第1掌骨与第2掌骨间陷中。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这个部位,用力按压,两手可交替按摩。


五、按揉肾脏排毒要穴——涌泉穴,这是人体最低的穴位。俗话说:若要老人安,涌泉常温暖。据统计,推搓涌泉穴可防治神经衰弱、精力减退、失眠、高血压、糖尿病、晕眩、焦躁、过敏性鼻炎、更年期障碍、怕冷症(肾阳虚)、耳聋、耳鸣、肾脏病等五十多种病症。

涌泉穴位于足底的前1/3处(计算时不包括足趾),这个穴位比较敏感,不要用太大力度,稍有感觉即可,以边按边揉为佳,持续按揉5分钟左右。


六、内关穴,属手厥阴心包经。按压点揉可治疗胸胁痛、心绞痛、心悸、咽喉肿痛、手臂内侧和掌中疼痛麻木、上腹痛及呕吐等,用于心系养生。

我们的手腕处有几条横纹,在紧挨着手的横纹处放上另一只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在手臂的两条筋中间食指按下去的地方就是内关穴。将拇指垂直按在穴位上,指甲与两筋平行,用指尖有节奏地按压,配合一些揉的动作,要有酸麻胀的感觉。


七、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常按揉可治疗腹痛、腹胀、便秘、腹泻、呕吐等,用于消化系统的养生。古今大量实践证实,足三里是一个能防治多种疾病、强身健体的重要穴位,按摩该穴对于抗衰老延年益寿大有裨益。

把一只手的四指放在膝盖骨的下面,另一只手的大拇指去按压与小指的交界点(胫骨嵴外一横指处),这里就是足三里穴。拇指垂直下按,增加揉的动作,力度要大,不仅有酸麻胀的感觉,最好还要有一些窜的感觉。


八、膻中穴,为“宗气之海,善治气病,具有调气降逆、宽胸利膈、清肺化痰、平喘止咳之功”。上下擦膻中穴,常用于治疗胸闷、乳腺炎、缺乳、肋间神经痛、咳嗽等症。

膻中穴位于两乳之间胸骨中线处。用手指上下擦膻中穴100次,使皮肤稍红即可。


九、中脘穴,常用于治疗胃炎、腹胀、呕吐、消化不良、溃疡等病症。

中脘穴位于脐上四寸。常用摩法和贴膏法。摩法:用手掌面贴于体表穴位上,转动按摩两分钟;贴膏药法:擦净皮肤,取活血止痛膏半张贴于穴位上,两天后取下,停一天可再贴。中脘穴与足三里穴同用,可提高辅助治疗胃病的效果。


十、阳陵泉穴,属足少阳胆经。常用于治疗胆囊炎、肝炎、便秘、下肢瘫痪、坐骨神经痛等。与关冲穴合用治疗胆囊炎效果更佳。

小腿外侧,膝关节下突出的骨头为腓骨小头,腓骨小头前下方压下有酸胀感觉处即为阳陵泉穴。用按揉法按揉2分钟即可。


十一、太阳穴,可改善头面部气血、治疗偏头痛及用于眼部养生。

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就是太阳穴的位置。用拇指或食、中两指轻柔缓和地按揉太阳穴。两手相对用力,由轻到重,逐渐加力,以能耐受为度,持续一定时间,然后放开,反复操作。


十二、四白穴,疏通足阳明胃经。可用于眼部养生,治疗目疾、面痛、面瘫等。

四白穴位于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以中指置于四白穴处点揉。由轻到重,逐渐用力,以能耐受为度,持续一定时间,反复数次。


十三、百会穴,百脉于此交会,百病所主。故百会穴的治症颇多,可用于头部养生、健脑、安神、调节脑部血液循环、治疗头痛、失眠、眩晕等。

以两手四指置于头侧,拇指指端置于百会穴处按揉。力量由轻到重,以能耐受为度,加力至最大限度时持续一定时间,然后放开,反复操作。


十四、风池穴,属足少阳胆经,常按揉可疏通胆经。用于颈项部和头部养生,可治疗头痛、感冒、耳鸣、肩背痛等。

风池穴位于头额后面大筋的两旁与耳垂平行处。按揉时两手四指分开置于耳周,以两手拇指点按风池,做环形点揉。


十五、劳宫穴,点揉劳宫穴可疏通手厥阴心包经,用于心系养生。主治:心痛、心悸、癫狂、痫、口疮、口臭中风、善怒、发热无汗、两便带血、胸胁支满、黄疸、失眠、安神等。

劳宫穴位于手掌心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拇指置于劳宫穴点揉,力量由轻到重,以能耐受为度,加力至最大限度时持续一定时间,然后松开,反复操作,此法主要用于强心清火。


下面我再给大家举一些现实中常见病症用经络治疗的方法。

一、高血压:中医对高血压的认知为肝阳上亢,肝阳上亢与情绪有关。很多高血压患者都有情绪问题,多长期从事高压工作,有的遭遇破产,有酗酒等问题。普遍症状有:容易烦躁和发怒、日间想睡而夜间失眠、头重脚轻、面色微红、手脚冰凉麻木、行动则呼吸急促、神经衰弱、头痛头晕、耳鸣等。

高血压的经络调理:

1、通三阳:自前额部督脉上两眉连线中点(印堂处),沿攒竹、鱼腰、丝竹空、太阳、瞳子髎连线,施以推法,其间连通督脉、足太阳膀胱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温养脑络。亦可施以指揉法,力量宜轻不宜重,速度宜缓不宜快。

2、通督脉:沿素髎至百会连线施以点法、揉法。两手交替进行,力量由轻至重,速度宜缓。

3、梳头栉法:两手十指屈曲,从前至后做梳头动作。

4、推桥弓:桥弓是指翳风至缺盆的连线。推桥弓时应以拇指或四指着力,压力适中,自上而下推。

除此之外,调理高血压患者,还应结合调理饮食和生活作息,做到饮食健康有节并且不再熬夜。

二、肩背痛:肩背疼痛无力,仰抬头受限,双上肢不能上举,腰部疼痛、落枕等。肩背痛一般有明显的压痛点,分布在项后部正中及两侧、肩上部、肩胛间区,亦可有条索及结节。

肩背痛的经络调理:

1、通督脉:沿督脉在颈、背部循行处(风府与至阳之间),施以揉法、拨法,疏调局部经气。 

2、治太阳:在背部,沿膀胱经第1侧线(大杼至膈俞)及第2侧线(附分至膈关),施以揉法、拨法,疏调局部经气。

3、理小肠:由肩贞至肩外俞,沿手太阳小肠经施以拨法,疏导手太阳小肠经。

4、调三焦:点按天髎、肩髎、臑会,以通手少阳三焦经。

5、顺胆气:点拨风池至肩井连线,以通足少阳胆经。

三、消化不良:消化不良多因脾胃虚弱,或饮食不节、过食生冷食物,或因感受外邪,损伤脾胃,以致运化失职而发病,主要表现有不思饮食、呕吐、腹泻、消瘦等。

消化不良的经络调理:

1、揉三脘:两手中指、无名指分别揉摩上脘、中脘、下脘三穴,以调脾胃、通腑气。

2、通胃经:以两手中指、无名指由高骨处向两边分揉而上,且揉且走,揉到心窝,两手相会于巨阙穴。

3、通脾经:以掌或四指从右下腹向上推至右上腹(右侧脾经腹部循行部位),反复推20遍。再以掌或四指从左上腹向下推至左下腹(左侧脾经腹部循行部位),反复推20遍。

4、摩腹通七脉:以掌置于腹部,做环形而有节律的抚摩。在摩腹时,常按如下顺序进行:胃脘部→上腹→脐→小腹→右下腹→右上腹→左上腹→左下腹。此法可通任脉、左右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

养生保健不仅是为了我们个人体魄健康,还体现了一种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我们只有先珍爱自己的健康,才能更好地热爱家人、热爱生活。希望广大朋友能够行动起来,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通过学习、践行这些养生方法,做到有病治病、未病防病。让更多的人身体健康、生活美丽,是《健康与美  吴用道来》栏目最大的愿望,希望广大朋友继续支持我们! (文/傲骨女人编辑整理)

本文作者:吴用

好文章,需要您的鼓励

知顿slogan
下一篇文章
推荐阅读